粉体交流> 粉体装备> 氯化钾干燥工艺的研究与开叐/div>
  • 3999
    阅读
  • 0
    回复
氯化钾干燥工艺的研究与开叐/div>

潍坊天洁
等级:五级士宗br /> 累计积分?44
可用积分?44
楼主 发表于:2007-08-14 10:39:34
回复1楻/div>
一.干燥工艺的选择 从资料上看,国际上对氯化钾的干燥主要有两种方式:回转圆筒干燥机和流化床干燥机。前 特点是运转可靠,进风温度高,但占地面积大。后者的特点是干燥强度高,占地面积小,干燥和冷却可同时完成。本工程属于改造项目,经过我们对钾镁厂的原有干燥机和钾肥厂干燥机的实际测算,转筒干燥机的干燥强度在12kgH2O/m3·h,而改造后要求转筒干燥机的干燥强度?5-30kgH2O/m3?h,转筒两端加长又没有空间,新上一台转筒干燥机无论从占地面积和投资来讲都不可能,所以决定在原来转筒干燥机的后面串联一台流化床干燥机作为二级干燥,利用流化床干燥机集干燥和冷却与一体的特点,发挥组合干燥的优势 1.二级干燥脱水量的分 从资料上看,对氯化钾来说,当流化床进料水分在6%以下时,流化床能够正常工作。通过实验发现,氯化钾的含水量?-10%时流化床内腾涌沟流严重,容易形成局部死床和结疤现象。因此将一级干燥出料水分定?% 2.流化床操作参数的选择 2.1流化速度的选择 格尔木钾镁厂氯化钾物料的筛分结果如下 ?0 60-80 80-100 100-140 140-160 160 2?14% 35.481% 55.768% 3.866% 0.475% 1.89% 从筛分结果看60-100目的物料?1.3%,平均粒径比较适合用流化床干燥 实验给出当流化速度?.48m/s时(20℃,1atm),流化床能够正常流化,而格尔木是在高原地带,海拔高度约2800米,大气压约0.75atm 根据公式:Re=ArE4.25/?8+0.6[(ArE4.25?.5 可以换算出当地公况下的流化床的流化速度?.6m/s 3.流化干燥段排风温度的选择 由于原料并不是纯的氯化钾,其中含有Ca2+、Mg2+等离?容易形成含有结晶水的化合?且干产品会产生吸潮现象。因此我们对原料进行了差热分析实验,设定加热温度?00℃和115℃。结果如下图 从差热失重曲线来看,氯化钾的脱水过程明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脱水速度较快 第二阶段?%-0.7%,有结晶水脱除过程脱水速度较慢 第三阶段?.7%-0,脱水速度缓慢 从图中还可看出,结晶水的脱除温度?00-120℃之间,用流化床进行的实验也说明了这一点,实验曲线如下:(进风温度?00℃) 因此从实验结果来看,要使产品水分降到1%以下,干燥终了段排风温度必须达到110-120℃ 4.停留时间的选择 从做流化床实验我们发现,在进风温度在250℃时,要达到终产品水?%以下,干燥时间为31分钟,根据物料的衡算计算床层面积,只能保证停留时?分钟,我们分析进风温度是影响干燥过程的主要因素,因此又作实验,提高进风温度。实验结果如下: 进风温度(℃ 出风温度(℃ 含水量(% 13?4 320 65 6.0 13?6 323 66 4.2 13?9 350 90 2.3 13?0 355 106 1.1 13?2 375 120 0.5 13?3 400 140 0.01 从结果上来看,进风温度在400℃时,物料在6分钟内就完成了从6%?%的干燥过程。提高流化床干燥机的进风温度就能解决停留时间与床层面积的矛盾 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和分析,我们制定的氯化钾的干燥工艺流程图如下 回转圆筒干燥机和流化床干?冷却)级串联的干燥工艺具有以下特点 1.作为改造系统,充分利用了原来厂方的设备(回转圆筒干燥机和输送设备),节约了用户的初始投资 2.一级回转圆筒干燥机脱除了物料中的大部分游离的水后,进入流化床干燥机的物料更容易在流化床干燥机内稳定的形成流态化干燥过程,有效的防止了固态物料水分太湿造成的死床现象 3.换热效率高,一级回转圆筒干燥机的进风温度约?50℃,排风温度?5℃,其热效率约为90%。二级流化床进风温度?00℃,排风温度?5℃,其热效率约为70% 4.废气经过旋风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两级除尘净化后,确保其排放符合国家环保要求 2 使用 该系统以GZT24180型自清理式转筒干燥机和GLW16型流化床干燥机串?稳定运行 一年后,有关参数如下. 2.1 产品参数 垊 粉状颗粒 产品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