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 |
亲水型标准级(H-200) |
疏水型标准级(H-200D) |
化学组成 |
> 99.8% 无定形二氧化 (SiO? |
> 99.8% 无定形二氧化 (SiO? |
表面性质 |
未处理,富含硅羟培/span> |
经三甲基硅烷化处理,疏水 |
平均原生粒径 |
7 - 40 nm |
7 - 40 nm |
比表面积(BET) |
200 ± 25 m²/g |
160 - 200 m²/g |
堆积密度 |
~ 40 g/L |
~ 50 g/L |
干燥失重 |
1.5% (105°C, 2h) |
0.6% (105°C, 2h) |
灼烧失重 |
2.0% (1000°C) |
3.5%(1000°C)?/span>1 |
pH倻/span> |
3.6 - 4.5 (4% 水悬浮液) |
5.0 - 6.5(4% 水悬浮液) |
碳含野/span> |
–/span> |
1.0 - 3.0% |
重金属含野/span> |
10 ppm |
10 ppm |
1.**的增稠与触变性能
精准流变控制9/strong>在树脂基质中能形成强大的氢键网络,提供优异的增稠效果和显著的触变性(剪切稀化)。这意味着材料在操作时(受到剪切力)粘度降低,易于塑形;一旦静置,粘度迅速恢复,防止其在垂直面上流挂,确保修复体形态精准、/span>
良好的稳定性:有效防止树脂成分在储存期间发生填料沉降和相分离,保证产品批次间的一致性、/span>
2.显著的增强效枛/strong>
机械性能提升9/strong>作为纳米级增强填料,能有效提高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压缩强度和耐磨性,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span>
低聚合收缩应力:通过优化流变特性,有助于减少光固化过程中的聚合收缩应力,降低修复体边缘微渗漏的风险,提高临床成功率、/span>
3.极高的化学纯度和生物相容?/strong>
表面惰性:经过特殊处理,表面化学惰性高,与树脂基质(如Bis-GMA,UDMA,TEGDMA等)相容性好,不影响树脂的固化动力学和转化率、/span>
4.优异的光学性能
高透明度:纳米级的粒径远小于可见光波长,对光的散射极小,几乎不影响复合树脂的透明度和X光阻射性,方便医生进行修复体检查和后续诊断、/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