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8?9日,美联新材发布公告,其子公司美芯新材将暂缓建设锂电池湿法隔膜产业化建设项目,并视实际需求择机重新启动、/span>
8?0日,德方纳米发布公告,将“年?1万吨新型磷酸盐系正极材料生产基地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5?月,在调整前预计是今?月投产、/p>
一连两天,两大锂电项目宣布延期或暂缓,反映了当前锂电行业面临的复杂市场形势和企业策略调整、/p>
?023年下半年来,碳酸锂价格一路下跌,锂电产业链上下游在经历产能大幅扩张后,开始进入供需错配、价格内卷的阶段,价格战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行业洗牌,融资变差、经营挑战等问题都在今年集中体现。许多产业链企业放慢或放弃了锂电领域的产能扩张步伐,国内外多个锂电项目调整、/p>
从细分领域来看,终止定增/项目、暂缓项目多为锂电材料端,原因多为在市场环境变化,供需关系变化、盈利能力减弱等方面、/p>
正极材料端:
除德方纳米外??9日,天力锂能公告,公司拟终止“淮北三元正极材料建设项目”,并拟将尚未使用的募集资金5.3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p>
4?2日,惠云钛业发布《关于终止投资建设年?0万吨新能源材料磷酸铁项目的公告》、/p>
负极材料端:
5?日,易成新能公告,将终止原募集资金不超过23.05亿元,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研制与生产建设项目(二期)、年?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等项目的定增预案、/p>
电解液端9/span>
8?3日,瑞泰新材公告,公司拟对两个超募项目进行延期:将宁德华荣年?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至2028??0日。该项目总投?5.38亿元,募集资金投资为6.5亿元。将自贡华荣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项目和回?000吨溶剂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日期延期到2024?2?1日。该项目总投?5.11亿元,募集资金投资为5.3亿元、/p>
8?0日,新宙邦发布公告,将瀚康电子材料“年?9600吨锂电添加剂项目”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延长至2024?2?1日。该项目投资?2亿元、/p>
此前,在4?日,新宙邦也发布了项目延期公告。公告显示将“荆门新宙邦年产28.3万吨锂电池材料项目”二?0.3万吨锂电池电解液产能的预计可使用状态日期由2024?2?1日延长至2026?2?1日、/p>
4?6日,华软科技发布公告,决定终止年 12000 吨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和年 6000 吨氟代碳酸乙烯酯(FEC)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项目、/p>
电池端:
8?2日,黑芝麻在投资平台回复,公司根据外部经济形势和所处行业的发展态势暂缓该项目建设原价计划在江西南昌新建区投?5亿元建设磷酸铁锂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p>
7?6日,宁德时代发布公告,将广东瑞庆时代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一期延期至2026?2?1日、/p>
6?日晚间,新疆国际实业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子公司江苏中大杆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4GWh磷酸铁锂储能电池PACK集成生产线项目终止投资、/p>
铜箔9/span>
7?日,豫光金铅公告,公司拟募集?.34亿元的年产一万吨铜箔项目被取消,拟补充流动资金项目由4.38亿元削减?.12亿元、/p>
4?8日,宝明科技公告,公司此前拟62亿元在马鞍山市投建复合铜箔生产基地项目,将终止投资、/p>
4?日,诺德股份发布公告称,将延期“湖北黄石年?5000吨高档电解铜箔工程项目”、/p>
国外方面9/span>
8?9日,据韩媒披露,由韩国SK On、EcoPro BM与美国福特汽车公司三家合作在加拿大魁北克建设的正极材料项目进展不顺,在继今年4月以来首次停工后又于8月再次停工、/p>
7?7日,辉能科技首席执行官Vincent Yang向外界透露,原计划在法国斥?2亿欧元(约合412亿人民币)建设的工厂,将控制扩张速度,放缓其建设进程、/p>
6?4日,巴斯夫宣布,将终止对印尼威达湾镍钴精炼综合设施的项目评估,涉及近26亿美元(合约189亿元)的投资、/p>
行业洗牌进行旵/strong>
随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但市场需求的增速并未完全匹配产能的扩张速度,导致部分产能无法得到有效利用。低质产能的存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加剧了行业的低价竞争,影响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行业的健康发展、/p>
对于锂电行业的有序发展,今年以来,国家层面动作频频,从顶层设计和技术升级、资本市场等方面加强引导和规范、/p>
7?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强化行业自律,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强化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畅通落后低效产能退出渠道、/p>
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锂电池行业规范条件?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和《锂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024年本)》(征求意见稿),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征求意见稿》适应于锂电池、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生产企业。其中,重申企业研发费用率不低于3%和产能利用率不低?0%,将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加快落后产能出清、/p>
打铁还需自身硬,锂电产业链经历了近两年高速发展之后进入行业洗牌期,优胜劣汰是自然规律,也透露一个信号,整个锂电产业正在由单纯的产能竞争,迈向更为纵深的产品、渠道、技术创新之争。暂缓项目的企业中不乏一些为了进行产品优化的考虑、/p>
在产业竞争环境趋于深度和理性的背景下,产能终止或暂缓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但归根结底,科技、质量、效率、渠道等方面具备综合实力才是企业赖以生存的根基、/p>
参考来源:
1.各企业公呉/p>
2.数字储能网?5亿储能电池项目搁浅背后:市场优胜劣汰与监管有序引导《/p>
3.证券日报《锂电产业必须加快低效产能退出《/p>
4.24潮《锂电正极材料正在加速进入洗牌深水区|深度《/p>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