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先进能源材料与催化课题组,用粉体技术激活能源材料!

昧光

2025.2.28 | 点击 2091

Ta的动?/a>
导读大连理工大学先进能源材料与催化课题组陆安慧教授、/div>

中国粉体网讯


1?/span>课题组简今/span>

大连理工大学先进能源材料与催化课题组成立?007年,主要从事多孔材料的制备及在能源催化转化领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span>

课题组现有教?人,副教?人,副研究员2人,工程?人,在读博士32人,在读硕士45人。在新型多孔炭的溶液化学合成及功能高效集成等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span>

迄今在Nat.Chem.Eng.,Nat.Commun.,J.Am.Chem.Soc.,Angew.Chem.Int.Ed.,Adv.Mater.,Energy Envrion.Sci.等期刊发表论?60余篇,被?1000余次,累计申请专?22件,获得专利授权70件;部分研究成果获得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4)、/span>

课题组主要成呗/span>

2?/span>研究方向

(1)低碳分子的催化转化、/span>

(2)非金属硼基催化剂的应用基础研究、/span>

(3)多孔炭质气体吸附剂的设计、/span>

(4)多孔材料的纳米定制及功能集成、/span>

(5)炭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span>

(6)磁质功能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应用、/span>

3?/span>课题练/span>成员

负责人:陆安慧教掇/span>


陆安慧教授,博士生导师,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辽宁省低碳资源高值化利用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span>

聚焦能源高效清洁领域,在新型多孔炭的溶液合成及功能高效集成等科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中取得重要突破、/span>首次提出‛/span>纳米空间限域热解“/span>策略,解决了纳米炭易团聚粘连的科学难颗/span>:/span>实现了纳米材料孔道与形貌的精准调变及功能高效集成,显著提升了多孔材料的二氧化碳吸附分离性能:/span>在国际率先提出非金属硼基材料催化低碳烷烃制烯烃的路线,实现了低碳资源临氧脱氢催化转化过程的创新、/span>

已发表论?70余篇,被?2000余次,H-index?3(Google Scholar),出版英文专?部,申请专利131件,获得授权专利72件。培养的博士生、硕士生多人获得辽宁省优秀学位论文称号、/span>

Chemistry Select编委会主席、Chem Cat Chem编委、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编委、辽宁省石油石化学会理事、中国化学会物理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工会分子辨识分离工程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分子筛专业委员会委员、/span>

课题组其他成员:

课题组博士后9/span>

课题组近两年研究成果

2025年研究成枛

通过放大?二氧化碳的扩散差实现高效的氢/二氧化碳分离在碳分子筛膜?/span>


单片木基碳负载的Pd纳米颗粒,可调谐曝光促进炔醇的半氢化


羧基诱导的石油焦基碳负极微晶调控增强钠储存的材料


PF6-和Na+共嵌入钠双离子电池的石墨阴极增强的表面集中效枛/span>


2024年课题组研究成果9/span>


通过三室电渗析法合成介孔氧化铜/span>

乙醇对羟基磷灰石的高选择性升级为c4-10醇具有优异碱度的催化剁/span>

NiMo/Al2O3催化剂活性组分分布调控及其加氢脱硫应?/span>

Sn和Al前驱体的共沉淀产生额外的酸位点Pt/Sn-Al2O3丙烷脱氢催化剁/span>

在氧官能化氮化硼上生成阳离子镍团簇促进甲烷干重整

原位变换石墨多通道整体电极设计用于连续电解CO2的Ni-N-C位点

Cu和Mg协同取代抑制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P2-Na2/3Ni1/3Mn2/3O2的P2-O2相变

用于一步摄取低浓度的三功能碳膜高纯度氢氓/span>

局部地表水对潮湿CO2捕获的异常增强在极性碳纳米孔中

间甲基苯甲醇在乙醇的新途径中的出现羟基磷灰石催化的美沙丙醛

揭示一种扩展的吸附/插入-填充钠储存机制石油焦衍生的无定形碲/span>

Pt/Sn?Al2O3催化剂在酸性浸渍过程中活性相的演变及其在丙烷脱氢中的应用

一种通过协同实现的锂离子电容器高效预锂化策略预锂化和固体电解质界面膜改性的影响

硼化物键合模式在丙烷氧化脱氢中的影响

提高氧化铝挤出物的机械强度和孔隙率复合加?/span>

含硼MFI沸石:微结构控制及其丙烷性能

揭示锂和镁在层状氧化钠阴极中在钠离子电池中的作用

用于电催化硝酸盐还原为氨的铜基异质结催化剁/span>

木结构碳,具有重新组装的孔隙,显示出高丙烯吸附性丙?丙烷有效分离的速率

具有高纵横比的氧化铝纳米棒的pH依赖性生长,用于增强丙烷脱氢性能

选择性地富集D2/H2?D碳中可访问的量子筛分位点动力学分禺/span>

煤显微组分对成炭过程及储钠行为的影响

高度石墨化多孔碳及其乙烷/乙烯的制备研究分离性能

对含氮中间体进行战略调控以增强硝酸盐还原具有多个活性中心的CO3O4/SiC催化剁/span>

用于丙烯和丙烷选择性分离的表面筛分碳皮

电化学氧化在自支撑碳电极中的选择性氧掺杂用于电催化合成过氧化氡/span>

增强界面协同作用以制备高机械强度和通过预润湿法制备的氧化铝挤出物的互连孔隙玆/span>

具有?II)配位活性的富边界碳基电催化剂选择性合成过氧化氢的环境


信息来源:大连理工大学先进能源材料与催化课题练/span>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span>

文章评论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