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25年,钠电或将迎来真元年!
钠离子电池因其钠资源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在2021-2022年锂价狂飙的背景下,进入产业界的视野。尽管其能量密度远不如锂电池,但凭借显著的成本优势,钠电池一度被视为锂电的理想替代方案,尤其在储能、两轮车和低端电动车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p>
然而,2023年锂价大幅回落,使得钠电池的经济性优势相对减弱,行业随之进入调整期,部分企业的商业化进程放缓,钠离子电池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这一阶段的沉淀并未阻碍技术的持续突破,产业链上下游仍在积极优化材料体系、提升能量密度,并推动规模化降本、/p>
进入2025年,随着中科海钠与宁德时代两大龙头企业相继“上新”,钠电池产业迎来新一轮关注热潮、/p>
钠电双雄“亮剑”,技术突破显葖/strong>
宁德时代和中科海钠作为钠离子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其技术迭代和产业化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近期,两大龙头相继推出新一代钠电池、/p>
中科海钠:乘用车场景突破,快?宽温域优劾/span>
3?8日,中科海钠在安徽召开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布会,推出“中科海钠·海星”钠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该方案所用电芯能量密度突?65Wh/kg,能?0-25分钟快速完?00%充电,结?40℃至45℃宽温域稳定放电的性能优势,有效降低电池能量损耗,大幅提升电量利用率,为商用车提供全天候可靠支撑、/p>
针对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中科海钠·海星”钠离子电池商用车解决方案提供“海星K150”、“海星K210”、“海星K280”和“海星K350”四款产品型号,前两款产品专为短倒运输场景设计,后两款产品则精准定位于物流运输领域的技术需求、/p>
图源:中科海钟/p>
据悉,“中科海钠·海星”体系将?025年二季度完成小批量测试,三季度批量推广;2026年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p>
宁德时代:“钠新”电池,续航500km+5C快充
4?1日,宁德时代在上海举办的首个超级科技日上正式发布全新钠离子电池品牌—“钠新”,涵盖两个产品,分别是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和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均可实现零?0℃至零上70℃的全温域适配,重新定义了电池的极限温域、/p>
据介绍,钠新动力电池作为全球首款大规模量产的钠离子电池,支持峰?C的充电速率?00公里续航,能量密度也一举达到钠离子电池行业量产最高水平?75Wh/kg,比肩磷酸铁锂电池;在安全性上,钠新电池从材料本征层面消除电池热失控中的助燃因素,实现了电池安全从“被动防御”到“本质安全”的跨越式突破;在绿色环保上,生产每度钠电池的碳排放,比锂电最高可降低60%、/p>
图源:IT之家
钠新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使用寿命突?年,全生命周期总成本较传统铅酸蓄电池降?1%。同时钠新重卡蓄电池具有全电量深度放电、零?0℃一键启动、久置一年可启动的优势,相比铅酸蓄电池而言更高效、环保、经济、/p>
按照规划,宁德时代钠新动力电池将?025?2月正式量产出货,首发落地巧克力换电车型。宁德时代钠?24V重卡启驻一体蓄电池将于2025?月正式开启规模化量产,首发落地一汽解放车型、/p>
从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来看,宁德时代和中科海钠新一代钠离子电池通过材料创新和工艺优化,将能量密度提升至165-175Wh/kg,大幅缩小了与磷酸铁锂电池的差距,突破了长期制约钠电发展的核心瓶颈,同时电化学电池应用场景的不断扩展,又一次给了钠电实现产业化的新机遇、/p>
真元年开启?这次钠电准备好了
回顾行业发展历程?021-2022年由“锂慌”催生的钠电热潮更像是一场资本市场的应激反应。当时碳酸锂价格?万元/吨飙升至60万元/吨的疯狂行情,让整个锂电池产业陷入替代焦虑。业内曾普遍预期2023年将成为“钠电元年”,但当时的技术成熟度和产业链配套尚不足以支撑规模化应用。随着锂价回落,钠离子电池发展变缓,这一"延期"反而为行业赢得了宝贵的沉淀期、/p>
经过近两年的技术攻坚,目前钠电产业已实现全方位突破、/p>
在材料体系方面,正极、负极、电解液等关键材料持续创新,层状氧化物与聚阴离子等正极材料在不同场景的应用趋势已比较明朗,硬碳也逐渐成为了主流路线。产品性能方面,能量密度突?75Wh/kg,循环寿命达3000次以上;成本方面,目前钠离子电池的价格从2023年的0.8?Wh快速降至约0.45?Wh,逐渐接近磷酸铁锂电池、/p>
产业链各环节也已取得实质性进展。在上游材料端,已有不少企业实现量产并拿下大规模订单。其中,中伟股份?024?月已实现聚阴离子前驱体量产,年产?000吨;2025年一季度,武汉钠新材料在甘肃设立的万吨聚阴离子产线落成并逐步投入生产;融通高科万吨级钠电正极材料正式量产;容百科技斩获下游战略客户3000吨钠电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订单和百吨级聚阴离子正极材料订单、/p>
在下游应用端,头部企业已率先实现钠电池应用场景的落地。在动力领域,宁德时代、孚能科技等厂商已推动钠电批量配套A0/A00级及混动车型;二轮车市场凭借安全性与成本竞争力,钠电正逐步替代铅酸电池?024年雅迪、台铃等纷纷发布钠电二轮车,推动行业技术升级;储能方面,聚阴离子路线循环寿命突?000次,MWh级项目陆续落地、/p>
?023年的预期不同,当前钠电产业已具备有竞争力的技术指标、完善的产业链配套和明确的市场定位。这一次,钠电产业不再是被资本催熟的早产儿,而是经过充分技术沉淀?quot;适龄选手"。钠电正从技术研发加速迈向规模化应用,真正迎来产业化发展?quot;元年"、/p>
参考来源:
1.经济观察报《挣扎三年后巨头入场,钠电池熬出头了?《/p>
2.钛媒体《电力储能需求待哺,钠电有望2025迎来产业“真元年”《/p>
3.证券时报《订单量百倍增长!钠电再战产业化,这个冬天不太冷!《/p>
4.智通财经《招商证券:钠电成本逼近铁锂,多场景应用爆发在即《/p>
5.电池中国《“钠电元年”迎关键节点,产业化爆发在即!《/p>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