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永磁材料作为一种能够持续保持磁性的功能材料,已成为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元素。目前广泛应用的丈/span>秌/span>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钐钴永磁和钕铁硼永?/span>+/span>它们在各目的性能、成本和适用领域展现出独特优势,共同构成了当代永磁材料体系的核心、/span>
铁氧体永磁:性价比之逈/span>
作为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永磁材料,铁氧体永磁以其高性价比和优良的高频特性在市场中占据稳固地位。铁氧体永磁主要包括钡铁氧体(BaFe12O19)和锶铁氧?SrFe12O19),具有六方磁铅石晶体结构、/span>
铁氧体永?/span>材料磁晶各向异性大,矫顽力高,剩磁适中,且因其不含月/span>Ni、Co、稀土等高价金属元素,成本最为低廉。与金属永磁材料相比,铁氧体电阻率高,特别适合高频应用场景,化学稳定性好,不易氧化。但其最大磁能积较低,温度稳定性差,质地脆而不耐冲击振动,限制了其在精密仪器领域的应用、/span>
制备工艺上,铁氧体永磁主要采用陶瓷工艺法(固相反应法),包括预烧、破碎、制粉、压制成型、烧结和磨加工等流程。也可通过化学共沉淀法、溶胵/span>-凝胶法、水热合成法等湿化学法制备,这些方法能获得更均匀的颗粒分布,但工业上仍以陶瓷法为主、/span>

图源:龙磁科技
铁氧体永磁广泛应用于工艺品、吸附件、玩具、电机、传感器、医疗器械、扬声器等中低端领域。据估计,铁氧体永磁产值约为稀土永磁的1.5倍,是目前用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永磁材料、/span>
钐钴永磁:高温环境下的稳定强耄/span>
钐钴永磁材料代表了稀土永磁材料的开端,分为第一仢/span>SmCo5'/span>1:5型)和第二代Sm2Co17'/span>2:17型)两种类型、/span>
钐钴永磁具有卓越的高温稳定性和抗氧化性、/span>SmCo5的居里温度可辽/span>720℃,而Sm2Co17的居里温度更是高辽/span>850℃,在高温环境下磁性能保持率超?5%。其磁能积在14-32MGOe之间,矫顽力高,且磁温度系数低,磁性极为稳定。钐钴永磁的抗氧化性极佳,无需表面镀层防护,这一点显著优于钕铁硼永磁、/span>
生产工艺方面,钐钴采用真空熔炻/span>→制粉→成型→烧结的粉末冶金流程。生产过程中需精确控制温度梯度与气氛环境,添加铜粉末以调控相结构,通过三维原子探针技术证实晶界相完整性对磁性能有重要影响、/span>

图源:天和磁杏/span>
钐钴永磁主要应用于高端领域:航空航天(卫星姿态控制力矩器、航天器惯性导航系统)、国防军工(鱼雷制导系统、雷达波导管聚焦装置)、精密仪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磁体、粒子加速器磁路系统)等。近年来,在5G基站环形器、高速轨道交通牵引电机等新兴领域也展现了应用潜力、/span>
钕铁硼永磁:当代磁王
钕铁硼永磁是第三代稀土永磁材料,由日本和美国亍/span>1982年共吋/span>发现+/span>1983年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其主要成分为Nd2Fe14B相,化学组成大致为Nd36%,Fe63%,B约为1%、/span>
钕铁硼永磁的最大优势在于其卓越的磁性能:高磁能积(商业产品辽/span>199-400kJ/m?,实验室样品高达450kJ/m?)、高矫顽力以及高剩磁密度。同时,由于采用资源丰富且廉价的Fe和Nd替代价格昂贵的钴和钐,成本大幅降低,非常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span>

图源:宁波韵卆/span>
钕铁硼永磁根据生产工艺可分为烧结、粘结和热压三种类型。烧结钕铁硼是综合性能最出色皃/span>“磁材之王”,通过气流磨制粉后冶炼而成,占据钕铁硼永磁90%以上的市场份额、/span>
粘结钕铁硼是将钕铁硼粉末与树脂等粘结剂混合后通过压缩、挤压或注射成型制成,产品一次成形,可直接做成各种复杂形状。热压钕铁硼则通过热压/热变形技术制备,具有致密度高、磁性能好、耐高温性好等优点、/span>
目前钕铁硼永磁也存在两大挑战:居里温度较低(?/span>312℃),限制其高温使用范围(最高使用温度约150℃);容易氧化,耐腐蚀性欠佳,需要采取镀层或涂层等保护措施、/span>
作为应用最广泛的稀土永磁材料,钕铁硼已渗透到风力发电、新能源汽车、节能家电、机器人、消费电子等众多领域。随着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厂商加码布局人形机器人赛道,预计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将达到31万吨,市场空间十分广阔、/span>
丈/span>秌/span>材料对比与未来展朚/span>
表:丈/span>秌/span>永磁材料性能对比

未来永磁材料将向高性能低成本、高使用温度、高稳定和可靠性方向发展。钐铁氮(Sm-Fe-N)永磁材料作为第四代稀土永磁材料的候选,饱和磁化强度高达1.54T,居里温度达470℃,且具备良好抗氧化性能,但目前仍处于实验室研发阶段、/span>
纳米复合永磁材料也展现出潜力,通过硬磁相和软磁相之间的交换耦合作用,有望实现更高磁能积,同时减少稀土用量,降低合金价格、/span>
随着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机器人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永磁材料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据行业预测,到2025年全球稀土永磁材料总产量将达到31.0万吨、/span>
永磁材料虽小,却是现代工业的隐形支柱。从音响到风电,从手机到航天,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正在无声地推动着技术革命的前进、/span>
参考来源:
程春东:稀土永磁材料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劾/span>
罗晔:永磁材料的研究动向和未来研究方吐/span>
中国粉体网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留白(/span>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