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编者按】粉体材料工业属于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赢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近些年,国内粉体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综合实力稳步增长,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一些企业长期专注于粉体材料领域、生产技术工艺国际领先、从而成为全球细分市场领导者的典范,有效改善了国内高端粉材的紧缺局面,提升了核心工艺技术与装备的自主可控水平以及关键战略资源的保障能力。中国粉体网通过寻找‛/span>国产好粉杏/span>”这一活动,以期促进相关企业更好发挥示范作用,引领中国粉体工业的发展,并让“好粉材”发出它们更大的光彩、/span>
稀土氧化物:高端制造的“工丙/span>味精“/span>
氧化镨钕是稀土氧化物家族中的关键成员,是由氧化镨和氧化钕按一定比例组成的混合稀土氧化物。作为制备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的重要基础原料,氧化镨钕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成为现代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span>
氧化镨钕的特性与制备工艺
氧化镨钕外观呈灰色或棕褐色粉末状,具有稀土元素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其独特的磁性能使其成为钕铁硼永磁材料不可替代的原料,每生产1吨钕铁硼永磁材料,大约需要消?.32吨氧化镨钕、/span>
在制备工艺上,氧化镨钕主要采用碳酸氢铵沉淀法。现代工艺通常将氯化镨钕溶液加热至60℃,与碳酸氢铵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经过滤、洗涤、灼烧后得到最终产品。通过控制沉淀温度、浓度等参数,可制备中心粒径?5-45μm的大颗粒、片状氧化镨钕产品,这种颗粒分布均匀,分散性好,更适合高端应用领域、/span>
稀土氧化物产业链结枃/span>
上游:稀土矿开采与选矿。我国稀土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矿区(轻稀土为主)和江西赣州离子型稀土矿(中重稀土为主)。稀土开采受到国家严格的配额指标管理+/span>2025年第一批开采配额同比增速为12.5%、/span>
中游:稀土冶炼与分离。将稀土精矿通过复杂的萃取分离技术提纯,生产出氧化镨钕等单一稀土氧化物。中国在这一环节具有全球领先优势,形成了以中国稀土集团和北方稀土集团为代表皃/span>“南北双雄”格局、/span>
下游:应用领域广泛。主要包括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节能家电、工业机器人等。其中新能源汽车是增长最快的领域,预计到2030年将占据稀土氧化物总需求的43%、/span>
全球稀土氧化物市场:绿色转型驱动下的战略突図/span>
近年来,在全球绿色能源转型与高端制造业升级的双重推动下,稀土氧化物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机遇。作为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材料,稀土氧化物的市场需求持续攀升,价格走势强劲,而中国企业在全球供应链中正展现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span>
一、市场需求爆发式增长
2025年全球稀土氧化物需求量预计达到32万吨,较五年前增?8%,呈现“量价齐升”态势。这一增长主要来源于三大领域的需求驱动:
新能源汽?/span>:每辆新能源汽车平均需要消耗约2-3kg稀土永磁材料,随着欧洲2035年禁售燃油车法案落地,全球电动车普及加速,对镨钕等关键稀土元素的需求激墝/span>、/span>
风电产业:单?/span>1MW风力发电机组需?/span>1吨稀土永磁材料,全球能源转型推动风电装机容量持续扩张、/span>
人形机器亹/span>9/span>2025年成为全球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单台高端产品需消耗约2-4kg高性能钕铁硼,预计将新增需?400吨,占当年镨钕消费总量?.2%、/span>
市场数据表明+/span>2024年中国稀土氧化物市场规模已达到约58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突破9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6%。价格方面,氧化镨钕等主要产品价格在2025年大幅上涨,月涨幅超?0%,预计四季度稀土氧化物均价有望突破历史高点、/span>
二、供给格局与战略价值提卆/span>
稀土氧化物供应链呈?/span>“中国主导、全球分散”的特点。中国控制着全球60%的稀土矿产量?5%的分离产能,在产业链中占据主导地位?024年,中国稀土开采指标同比仅增长5.9%,中重稀土指标实现零增长,供给端持续收紧、/span>
政策调控成为影响供需平衡的关键变量、/span>2025?0月,中国对稀土全产业链实施更严格的出口管制,?种中重稀土物项及全产业链设备纳入管制范围。此举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的话语权,也反映出稀土资源的战略价值已从“大宗商品”转向“国家安全要素”、/span>
海外供应链建设加速推进,但短期内难以改变现有格局。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虽加速布局本土化生产,但受制于冶炼分离技术壁垒,全球稀土氧化物产能分布失衡状况仍将持续。预计到2025年,海外稀土分离产能仅占全球总量?7%,中国的主导地位依然稳固、/span>
总体而言,稀土氧化物作为现代工业皃/span>“维生素”,其战略价值将在全球能源转型和产业升级背景下持续提升。中国稀土企业凭借资源优势和技术积累,有望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中国从“稀土大国”向“稀土强国”转变、/span>
有研稀土:从国家级实验室到全球稀土材料创新引操/span>
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span>“有研稀土”)作为我国稀土工业技术的发源地之一,自其前?952年成立以来,始终引领中国稀土材料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这家源自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如今已发展成为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综合性稀土科技企业、/span>

01历史传承与产业布局
有研稀土的发展史堪称中国稀土产业的缩影。公司前身是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稀土冶金及材料研究所+/span>2001年正式改制成立股份公司,传承了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的科技创新基因、/span>
经过多年发展,有研稀土已实现集团化运营,构建了完整的产业布局。公司拥月/span>2家全资子公司咋/span>4家控股子公司,包括有研稀土高技术有限公司、乐山有研稀土新材料有限公司、廊坊国嘉磁性材料有限公司等、/span>
目前,有研稀土各类稀土产品总生产能力超迆/span>10000?年,产品60%以上出口日本、欧美、韩国等发达市场,资产规模较成立时增?0多倍、/span>
02 核心技术优劾/span>
有研稀土的核心竞争力源于其持续创新能力。公司拥有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全国稀土农用中心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并设有院士工作站、/span>
在稀土冶炼分离技术领域,有研稀土取得了多项突破。其中,离子型稀土原矿绿色高效浸萃一体化技术是代表性成果。该技术由公司技术团队历绎/span>6年多研发成功,已申请7项发明专利(?项PCT国际专利),是离子型稀土矿生产工艺的一次变革。与传统工艺相比,该技术流程简化了4-5道工序,稀土回收率提高10%以上,每生产1吨稀土(以REO计)可降低成?万元以上,且整个生产过程不产生氨氮废水和放射性废渣污染,实现了绿色环保生产、/span>
此外,公司早?/span>2006年就突破了钕铁硼速凝薄片产业化技术,使设备单炉产能达?00公斤,带厚偏差少?.03毫米,打破国外技术垄断,推动中国稀土磁体性能稳步提升、/span>
03 主要产品与应用领埞/span>
有研稀土产品线丰富,覆盖稀土全产业链:
稀土化合物:包括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镨等各类高纯稀土氧化物及盐类,是稀土基础材料、/span>

稀土金属及合金:高纯稀土金属、稀土特种合金等,用于高端制造领埞/span>、/span>

稀土功能材斘/span>:包括稀土磁性材料、高端稀土光功能材料、稀土催化材料等高端产品、/span>

靶材膜料:各种金属、合金及陶瓷靶材,满足半导体、显示面板等行业需汁/span>、/span>
这些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显示照明?/span>5G通讯、新能源汽车等高端领域,满足了现代产业对稀土材料的多元化需求、/span>
在发光材料方面,公司开发了灯用三基色荧光粉?/span>LED荧光粉等系列产品,其中自主知识产权的LED绿色荧光粉(GP-0751 具有发光强度高、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span>
04 人才队伍不/span>研发专利
有研稀土构建了完善的研发体系和人才梯队。公司现有员工近1100人,其中博士、硕士等研究生学历以上员工超?0%,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多名高层次科技人才、/span>
公司研发体系注重产学研深度融合,不仅拥有企业内部研发平台,还与国内外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保持长期合作。稀土材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负责有色金属冶金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点以及多个硕士学位授予点的研究生培养工作、/span>
六十多年来,有研稀土为中国稀土工业体系的建立、发展和升级做出了突出贡献。公司累计开发了400余项先进稀土技术成果,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70余项,申请发明专?00余项,向国内外转让技术或专利授权许可使用170多项、/span>
结语
未来,有研稀土将充分发挥合作优势,加强京冀两地稀土资源高效清洁利用、稀土功能材料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协同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发展互促、强强联合,持续引领中国稀土材料产业向高端迈进、/span>
从国家级科研院所到市场化运营的高科技企业,有研稀土成功实现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公司正朝着打速/span>稀土磁杏/span>高端应用的目标稳步前行,推动中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材料强国的转变、/span>
参考来源:
有研稀土官网、有研稀土公众号、有研粉材年度报呉/span>
【寻扽/span>‛/span>国产好粉杏/span>”活动简介【/span>
为推动国产高端粉材发展,提升高端粉体材料进口替代,宣传和推广国产优秀好粉材及研发单位,让更多用户了解和使用国产好粉材,寻扽/span>‛/span>国产好粉杏/span>“活动应运而生,活动由中国粉体网主办、北京粉体技术协会协办,主题为助力高端粉材研发创新行动、/span>欢迎实力企业(产品市占率全球前列、取得丰富的创新技术成果)自主申报,申报资料请发送到邮箱9/span>cnpowder@163.com、/span>主办方将依托线上线下宣传资源,帮助企业营销拓客,助力企业品牌推广,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span>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留白(/span>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