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会员
已认?/p>

第一作者:陈泽氐/span>
通讯作者:张颖
文章名称9/strong>《Synergize Strong and Reactive Metal-Support Interactions to Construct Sub-2 nm Metal Phosphide Cluster for Enhanced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Activities《/span>
影响因子9/strong>16.1
01老师简今/strong>
张颖老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98年天津大学学士,2001年中科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硕士?005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博士;美国雪弗龙(Chevron)公司工业博士后,威斯康辛麦迪逊大学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物质及其衍生物的定向转化以及高效稳定先进催化体系的构建。在Ang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dvanced Materials, Applied Catalysis B, ACS Catalysis, Green Chemistry,CEJ,IECR 等期刊发表论?0余篇;主持十余项国家及省部级基金和研发类项目、/span>
强金?载体相互作用(SMSI)对于稳 2 纳米以下的金属位点(如金属单原子(M1)或金属簇(Mn))至关重要。然而,进一步优 3 纳米以下金属位点,以打破因过度相互作用而导致的活?稳定性权衡,仍然是一项重大挑战、/span>
03论文亮点/摘要
本文提出 SMSI 与反应性金?载体相互作用 (RMSI) 协同作用来克服上述挑战。综合表征证实,SMSI 能稳定金属在 2 纳米范围内,并调 Ni1 可控聚集 Nin 位点。同时,RMSI 通过充分激活载体中 P 来调 Nin,并最终生成亚 2 纳米的金属磷化物 Ni2P簇(Ni2Pn)。金属与载体之间的协同作用引发了Ni2Pn的自适应配位和电子结构优化,从而实现了理想的底物吸?解吸动力学。因此,Ni2Pn 在对氯硝基苯和炔醇的选择性氢化方面的活性大大提高。目标产物的形成率分别是 Ni1 Nin 位点 20.2 倍和 3.0 倍。这项工作可能会为金?载体相互作用开辟一个新方向,并促进 3 纳米以下活性位点的创新和应用、/span>

04图文解析




05本文所用设夆/strong>
张颖老师课题组在实验中所?strong>磁力反应釛/strong>由科幂仪器提供,论文中也特别提到安徽科幂仪器有限公司,在此非常感谢老师对科幂仪器的选择和认可、/span>



- 六联平行反应釛/a>
- 六阱反应釛/a>
- MSP远程型机械搅拌反应釜
- NSP远程型磁力搅拌反应釜
- 1500单温区管式炉
- 微型立式管式炈/a>
- 球管玻璃炈/a>
- NVG通用型光催化搅拌反应釛/a>
- LED太阳光模拟光溏/a>
- 多功能桌面式固定庉/a>
- MA系列自动反应釛/a>
- 水热合成反应釛/a>
- 实验级管式炉
- 实验级回转炉
- 实验级单温区立式管式炈/a>
- 聚酯反应釜装?/a>
- MSI智能型机械搅拌反应釜
- BF系列箱式?马弗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