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政策篆/span>

《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
2021.10.29
2021?0?9日,工信部发布了《重点新材料首批次应用示范指导目录(2021年版)》(征求意见稿)。其中与碳材料有关的如下9/p>
高性能碳纤绳/p>
中间相沥青基碳纤绳/p>
高性能碳纤维预浸料
航空内饰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碳纤?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储氢气瓶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耐高温连续碳化硅纤维
大丝束碳纤维及其热塑性复合材斘/p>
高耐候玻璃纤?碳纤维复合材斘/p>
航空制动用碳/碳复合材斘/p>
超高温碳/陶复合材料及制品
高性能碳纤维增强陶瓷基摩擦材料
石墨烯散热材斘/p>
石墨烯发热膜
石墨烯导热复合材斘/p>
石墨烯改性无纺布
石墨烯改性发泡材斘/p>
《湖南省碳基材料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strong>
2021.10.29
2021??1日,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了《湖南省碳基材料产业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计划?023年,全省碳基材料产业链产值超?00亿元。力争过10亿元企业10家,5亿企?0家,过亿元企?0家。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特色优势产品,构建产业布局优、链条构架全、创新能力强的碳基材料产业集群、/p>
?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strong>
2021.03.16
202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021年工业和信息化标准工作要点》,提出加强产业基础标准和强制性标准制定。开展高端钢铁材料、航空发动机用高温合金材料、化工新材料、民机铝材、石墨烯、电子专用材料、天然纤维材料、循环再利用化学纤维材料等新材料和关键材料标准制定;加快推进消费品重点产品、汽车安全、有毒有害物质含量限值、单位产品能耗限额及产品能效、民爆产品、水泥、石墨和荧石采选、无线充电设备通用无线电射频技术要求等强制性国家标准的起草、/p>
市场篆/span>

石墨?/strong>
我国石墨烯产业市场规模逐年增长,由2016?0亿元增至2020?3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9%,预?021年我国石墨烯产业市场规模将达265亿元、/p>
碳纤绳/strong>
2019年我国碳纤维产量突破万吨,应用总量3.78万吨?020年产?.8万吨,应用总量4.89万吨,同比增?9%。预?022年我国碳纤维产量可达2.77万吨、/p>
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应用集中在锂电池和导电塑料领域,锂电池的需求达85.9%,导电塑料领域占比为14.1%、/p>
据GGII预计?021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将达7.2万吨,未来五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市场销量将保持高增长的趋势;到2025年,中国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出货量将突破32万吨、/p>
石墨
2016-2020年,中国石墨出货量逐年上升。其中,人造石墨出货量?016年的7.7万吨上升?020年的30.7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5%;天然石墨出货量?016年的3万吨上升?020年的5.8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1%。预?021年中国人造石墨出货量将达33.5万吨,天然石墨出货量将达6.4万吨、/p>
技术篇

大连理工陆安慧教授在纳米碳材料精准合成方面取得新进展
2021.07.29
大连理工大学化工学院陆安慧教授团队建立了不对称相转变诱导定向自组装的方法,实现了溶液合成环状纳米碳的突破、/p>
大连理工李新勇教授在疏水性碳材料的吸附特性研究取得新进展
2021.11.17
大连理工大学李新勇教授课题组在功能化改性活性炭吸附VOCs方面的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通过混合硅氧烷成功制备了一系列功能化改性活性炭;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证明改性活性炭在高湿度条件下提升了对VOCs的吸附选择性;同时,通过吸附动力学模拟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式,从理论方面进一步证明了活性炭对VOCs的吸附选择性、/p>
合肥工大马培勇副教授研究团队在生物质热解制备炭材料方面取得重要进屔/strong>
2021.10.29
合肥工大马培勇副教授研究团队以来源广泛的木屑为碳源,采用磷酸水热联合快速活化的方法,获得的碳材料比表面积高?980m2/g、/p>
福建师大洪振生团队「PNAS」在硬碳负极材料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2021.11.19
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洪振生教授研究团队报道了一种分钟级超快速制备硬碳负极材料的新方法及物理机制、/p>
同济大学刘明贤团队《AM》:在自组装碳超结构材料应用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1.11.07
同济大学刘明贤教授研究团队从材料的微结构与表面设计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自组装策略设计层状碳超结构材料,实现了亲质子活性位点的高效利用和低扩散能垒的快速离子迁移,赋予碳基超级电容器超稳定和快速质子耦合电荷存储动力学和高达上百万次充放电循环、/p>
齐鲁工大基于碳纳米材料的SERS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2021.01.22
齐鲁工大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先端材料基因组创新团队梁秀博士基于课题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基于碳纳米材料的SERS生物传感器的研究进展、/p>
云南师大李明教授课题组在碳基亲水性材料研究获进展
2021.08.15
云南师范大学李明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低温等氧等离子体改性碳材料及其水蒸气吸附机理,采用多种物理化学表征手段和系统性实验研究揭示了LTOP改性后样品的水蒸气吸附机制、/p>
青岛农大师进生教授课题组在石墨相氮化碳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屔/strong>
2021.06.15
青岛农业大学师进生教授课题组青年教师马永超教授、韩国釜庆国立大学Park Sung Heum教授、长江师范学院王广钊教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钱学森空间技术实验室姜文君研究员通过一步热聚合方法制备了管状多孔的g-C3N4同质结材料、/p>
吉林大学刘冰冰教授团队高压技术突破,合成出极硬非晶碳
2021.11.25
吉林大学刘冰冰教授团队采用自主发展的大腔体压机超高压关键技术,利用C60碳笼压致塌缩形成的“非晶碳团簇”这一新的构筑基元,首次成功实现了毫米级近全sp3非晶碳块体材料的合成、/p>
复旦大学赵东元教授团队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的创新和应用项目获得2020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2021.11.03
赵东元带领团队建立了体系化的合成方法学,创制了一系列不同孔径、形貌、组成、孔道结构的有序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提出了多元协同共组装新策略,实现了介孔高分子和碳材料功能的精确调控,将多种功能普适性地引入高分子和碳材料中,创制了全新功能介孔复合材料、/p>
中南大学杜作娟副教授团队:超轻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气凝胶,具有微波吸收性能
2021.11.26
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杜作娟副教授团队通过简单的定向冷冻工艺和退火处理制备了具有宽微波吸收带宽的超轻单向蜂窝状结构石墨烯/多壁碳纳米管气凝胶(GCA)、/p>
资本篆/span>

石墨?/strong>
2021??5日,广汽埃安官方发布了全新动力电池预告。官方表示,新电池采用了石墨烯技术,支持超级快充,可?分钟充满?0%,并可实?000km的纯电续航、/p>
中超控股2021?2?日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石墨烯复合半导电屏蔽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已实现产业化生产、/p>
碳纤绳/strong>
2021??日,上海石化公司总投资达35亿元新建的碳纤维项目在上海市正式开工。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4万吨/年原丝?.2万吨/?8K大丝束碳纤维,计?024年全部建设完成、/p>
2021??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021年省重大项目名单,包含国泰大成新材料科技产业园一期碳纤维(年?000吨碳纤维)、威海光威碳纤维高效制备成套装备国产化项目(年产碳纤维生产线2条)、威海拓展先进复合材料研发制造中心项目(年产复合材料制品400万件)、/p>
2021??日上午,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主导的“万吨碳纤维生产线”在西宁正式投产。项目总投?0亿元,首次实现了单线年产3000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线设计和高端成套技术自主可控、/p>
2021?1?2日,投资24.4亿元建设的吉林国?.5万吨碳纤维项目第4条大丝束碳化线顺利试车,碳纤维年产能突破1万吨、/p>
2021?1?6日,在中联重科新能源产品及碳纤维复合材料新技术发布会上,我国首款国产化碳纤维臂架泵车隆重亮相、/p>
碳纳米管
2021?月,天奈科技宣称在常州拟投资不超?0亿元发展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产品、/p>
2021??0日,德方纳米发布公告,拟出售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液业务涉及的固定资产、存货和无形资产、/p>
2021??8日,昊鑫新能源有限公司年?万吨碳纳米管项目落户赣州市龙南市、/p>
石墨
山河智能2021??8日晚间公告,公司拟在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北部工业园区投资建设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应用项目,项目总投?0亿元。项目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投?0亿元,用?00亩,主要建设年产5万吨负极材料生产线;二期投资30亿元,用?00亩,主要建设年产5万吨负极材料与石墨超高提纯生产线、/p>
2021??日,采用石科院专利技术的10万吨/年高端碳材料联合装置在中国石化茂名分公司一次开车成功、/p>
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21??2日召开的第七届董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投资建设年?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的议案》,全资子公司河南中炭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年?0万吨锂离子电池用人造石墨负极材料项目、/p>
2021??4日,记者从兰州市科技局了解到,近日,由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快堆用含硼石墨”通过兰州市十大科技项目验收。据悉,第一批产品已在厂家安装完成,正式交付客户使用、/p>
中国宝安2021??1日晚间公告,公司下属子公司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拟与福鞍控股有限公司签署《关于年?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项目合作协议》,双方拟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四川瑞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设“年?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前驱体和成品生产线项目”、/p>
2021??3日,宁德时代公告,拟在江西省宜春市投资建设宁德时代新型锂电池生产制造基地(宜春)项目,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35亿元、/p>
参考来源:
未来智库、观研天下、中研普华研究院、华经产业研究院、前瞻产业研究院、新浪新闻、人民资讯、腾讯新闻、宁德时仢/p>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长安(/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