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1、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ISI)勾勒固态电池商业化路线国/strong>
5?7日,来自eeNews消息,弗劳恩霍夫系统与创新研究所(ISI)为固态电池制定了路线图,从材料,组件、电池到应用层面等广泛范围。其中,对现有和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批判性评估,并将固态电池在未来10年内的发展潜力与现有锂离子电池的发展潜力进行了比较。路线图显示:固态电池潜力巨大,但必须在未来五年内证明其可商业化性、/p>
2、赣锋锂业:预计2GWH第一代固态电池产能将在今年逐步释放
5?6日,赣锋锂业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公告,预计规划的2GWh第一代固态电池产能在今年逐步释放、/p>
据悉,赣锋锂电研发第一代固态电池已经交付主机厂,其中东风E70电动汽车搭载的赣锋锂电第一代固态电池已经下线。据了解,该款电池能量密度与目前主流三元电池类似,能量密度约?60Wh/kg,循环寿命已满足目前乘用车使用需求、/p>
3、IMEC子公司融?000万欧元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
5?6日,为推进固态电池商业化,从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新分拆出来的公司Solithor表示,它已从IMEC牵头的种子轮融资中获?000万欧元的投资。该公司将利用这笔资金开发固态锂电池技术的制造和商业化、/p>
据eeNews报道,Solithor由创立一系列电池公司的企业家Huw Hampson Jones与IMEC的FannyBardé博士?021成立,自2022年初开始全面运营,旨在与IMEC一起建立一家制造厂、/p>
IMEC在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已经研究了10年,并开发了能够实现与传统锂离子电池组装线更兼容的组装工艺的组件、/p>
4、日本特殊陶业推动全固态电池事业化,并同步供应粉状电解?/strong>
日本特殊陶业积极发展全固态电池技术,并计划同步展开电池事业与材料事业的拓展。日本特殊陶业应用长年累积的陶瓷技术,致力于氧化物系全固态电池的研发。另在材料事业方面,将以供应粉末状固体电解质为主,且目前已有来自海内外电池制造商或新创企业的商务洽询、/p>
(图片来源:企业官网(/p>
开发制品的容量?.5?0 Wh,尺寸则?0?10mm,由于采用了锂镧锆氧氧化?Li7La3Zr2O12;LLZ)做为固体电解质,体积能量密度达到?00 Wh/L,是氧化物系固态电池中最高水准的容量尺寸。此外,相对于锂离子电池的使用温度上限为60℃,新开发品可在?0?05℃的宽广温度范围进行使用、/p>
5、浦项投资固态电池企业辉能科技
据外媒报道,浦项控股(POSCO Holdings)已决定与固态电池制造商辉能科技(Prologium)达成合作,研发新一代电池所使用的核心材料、/p>
浦项??2日签署了一项协议,对辉能科技进行投资,双方将共同开发阴极材料、硅阴极材料、固态电池的固体电解质,并建立一个全球供应系统。浦项正在提升自身的能力,以开发可用于固态电池的高容量阳极材料和硅阳极材料。今年年初,该公司还成立了POSCO JK SOLID SOLUTION,来提升其开发下一代电池材料的能力、/p>
6、日产汽车加速开发全固态电池,单电池等级实?倍充电性能
日产汽车日前发表声明,针对电动车用全固态电池的开发,与液体电解质的锂离子电池相比,单电池等级的开发品达成了约3倍的急速充电性能,且在常?5℃之下亦能维持良好的充放电、/p>
日产汽车同时也公开了设置于旗下综合研究所的全固态电池试生产设备,并将就下一个开发阶段–试作产线的试量产,展开材料、设计、制程等的规划评估、/p>
此外,为了在2028年推出搭载自主开发之全固态电池的电动车,日产汽车计划?026年将投入1,400亿日圆,并于2024年前完成横滨工厂的试作产线建设,借此确立量产技术。日产汽车也预计?028年达到全固态电池充电时间比既有电池减少1/3,能量密度提?倍,且成本为75美元/kWh的目标,未来更将进一步降低至65美元/1kWh、/p>
7、日本Canon Optron加速推动全固态LiB电解质的事业匕/strong>
Canon Optron积极推动全固态锂离子电池(LiB)用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的事业化,目前已与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共同完成基础技术的确立与制品化相关的性能确认,预计在2022年度内建置生产设备,并于2023年度展开早期量产计划、/p>
Canon Optron的氧化物系固体电解质具有?00?00℃进行烧结的特征,借此可望带来输出功率提升、制程省、能源化等优点。预期可适用于穿戴式装置用小型电池用途,未来则将进一步扩大发展至车载用大型电池等应用、/p>
8、烟台造首台固态电池轿跑样车下纾/strong>
日前,一辆满身涂装、搭载固态电池系统的纯电动轿车样车在一汽吉林·山东宝雅汽车完成调试,成功下线。该车是“烟台造”首台搭载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轿跑样车,也是烟台开发区汽车产业迈出的关键性一步、/p>
(图片来源:烟台开发区发布(/p>
2021年底,一汽吉林·山东宝雅汽车启动固态电池及搭载匹配技术、整车控制及固态电池管理系统技术自主开发研究工作。经过半年创新,实现了FB77车型的升级和拓展。其中高安全和高能量的固态电池、轮毂电机、智能域控制器、VCU、智能前大灯及尾灯等一系列技术和工艺取得新突破、/p>
参考来源:
eeNews、智通财经、福布斯中国、阿格斯金属ArgusMetals公众号、化学工业日报、材料世界网、盖世汽车新能源、烟台开发区发布、大众日报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