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2025-11-12
中国粉体网讯在矿物浮选作业中,粒径大 150μm 的粗颗粒矿物因自身重力大、与气泡粘附稳定性差等问题,常出现回收效率低的情况,不仅造成矿产资源浪费,还影响选厂整体产能与经济效益。以 6 条高实用性解决措施,均经过工业实践验证,落地性强且效果显著,能针对性破解粗颗粒矿物回收难题、/span>

1、优化磨矿工艺控粒径9/span>
传统单一磨矿工艺易出 “磨矿不足颗粒过粗 “过度磨矿能耗飙升 的两难局面, “粗磨抛 + 阶段磨矿 模式可精准规避这一问题。作业时先通过粗磨使矿物初步解离,快速分离出大量脉石尾矿,减少后续分选负荷;再分阶段对富集了目标矿物的矿流细化研磨,严格把控最终粒径在 100 - 150μm 这一多数浮选设备的适配区间。该方式既保证粗颗粒具备足够的可浮性,让气泡能有效承载,又避免无效磨矿增加成本,实现颗粒可浮性与磨矿成本的动态平衡,显著减少大颗粒因重力超标无法上浮的损耗、/span>
2、选用强粘附捕收体系:
粗颗粒矿物与气泡的粘附力是浮选成功的关键,这就需要搭建针对性的强粘附捕收体系。优先选用长链脂肪酸盐、高级黄药衍生物等捕收剂,这类药剂疏水性能强,分子结构特性使其能与粗颗粒矿物表面形成牢固吸附,大幅增强矿物疏水性。同时可搭配活化剂等辅助药剂,进一步提升捕收剂的作用效果。此外,需严格控制抑制剂用量,过量抑制剂会覆盖粗颗粒矿物表面活性位点,削弱其与气泡的粘附能力,合理调控则能在抑制脉石的同时,保障颗 - 气泡复合体的稳定性,减少浮选过程中颗粒脱落现象、/span>
3、采用适配粗颗粒的浮选设备:
粗颗粒回收对设备的充气能力和流场稳定性要求更高,传统小型浮选机难以满足需求。换用充气量足、搅拌强度适中的大型机械浮选机,其大功率叶轮能产生强劲且均匀的搅拌流场,既保证粗颗粒矿物不沉降堆积,又能为气泡与颗粒碰撞提供充足动力;而高效浮选柱凭借独特的柱体结构,营造出稳定的逆流接触环境,延长粗颗粒与气泡的接触时间,顶部喷淋水还能清洗泡沫层,减少脉石夹带。这类设备通过优化气泡供给和流场状态,有效解决了粗颗粒因重力大易从气泡表面脱落的问题、/span>
4、强化矿浆充气与气泡调控9/span>
气泡的大小、浮力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粗颗粒的捕获效果。通过增大浮选机充气量,可生成直径更大的气泡,这类气泡浮力显著增强,能匹配粗颗粒的重力需求,避免因气泡浮力不足无法带动颗粒上浮。同时添加专用起泡剂,既能维持气泡的形态稳定,防止其快速破裂,又能提升气泡表面张力,增强对粗颗粒的承载能力。经工业测试,合理调控后,粗颗粒与气泡的碰撞附着成功率可提升 15% - 20%,大幅改善回收效果、/span>
5、调整矿浆关键工况参数:
矿浆工况参数的适配性对粗颗粒浮选影响深远。适当提高矿浆浓度,可增加粗颗粒在矿浆中的分布密度,提升其与气泡的碰撞概率,避免因矿浆过稀导致颗粒与气泡接触不足;而矿 pH 值的调控同样关键,不同矿物对应的最佳浮 pH 值存在差异,例如浮选粗颗粒硫化矿时,适宜的酸性环境可减少铁、钙等难免离子的干扰。通过精准控制 pH 值,既能减少细泥夹带对粗颗粒表面的覆盖,又能为捕收剂在粗颗粒表面的有效吸附创造良好条件,保障浮选过程稳定高效、/span>
6、搭配重选预富集工艺9/span>
针对部分密度与脉石差异较大的粗颗粒目标矿物,搭配重选预富集工艺是高效且经济的方案。作业时先用跳汰机、摇床等重选设备处理原矿,利用矿物与脉石的密度差,提前回收 80% 以上的粗粒目标矿物。经重选富集后的矿样,不仅粗颗粒目标矿物含量大幅提升,脉石占比显著降低,后续送入浮选工序时,粗颗粒的回收压力大幅减轻。该组合工艺既发挥了重选处理粗颗粒的高效优势,又借助浮选实现品位提纯,兼顾了回收效率与精矿质量,同时降低了单一浮选工艺的药剂消耗与设备负荷、/span>
上述 6 条实用措施从工艺、药剂、设备、工况等多个核心环节发力,形成了针对粗颗粒矿物回收难题的系统性解决方案。优化磨矿工艺聚焦粒径控制,从源头平衡可浮性与能耗;强粘附捕收体系通过药剂适配强化颗粒与气泡的粘附稳定性;适配的浮选设备则以充足充气和稳定流场保障颗粒与气泡的有效接触;矿浆充气调控与工况参数调整,为浮选创造适配的环境条件,进一步提升碰撞附着成功率;重选预富集工艺通过组合分选模式,降低浮选负荷并兼顾成本与效率、/span>
这些措施均贴合工业生产实际,落地性强,实际应用中可结合矿物自身特性、选厂设备条件及产能需求灵活组合选用,既能有效解决粗颗粒矿物因重力大、粘附弱导致的回收难题,又能助力选厂提升资源利用率与整体经济效益、/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