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徐现刚,男,59岁,山东大学讲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新一代半导体材料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63”计划半导体照明工程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p>
徐现刚教授自2000年开始进行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单晶的研究,在碳化硅生长机理、高纯半绝缘研制、装备研发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系列创造性成果。针对碳化硅单晶“长不出、长不好、难加工”的重大挑战,提出了成核控制、能级补偿和位错复合的学术思想,发展了气相单晶生长和宽禁带半导体能级调控理论,先后突破?-12英寸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在我国首次攻克了高纯半绝缘碳化硅晶体制备系列技术壁垒,获得了高纯半绝缘碳化硅,应用于雷达系统的核心器件,已全面列装到先进战机、制导武器、大型战舰等我军主力装备、/p>
“破冰者”解决“卡脖子”难颗/strong>
碳化硅是宽禁带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受到长期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在研究方面,中国碳化硅材料面临的“长不出、长不好、难加工”三大难题。徐现刚团队选择从基础理论研究切入,提出“成核控制理论与能级调控结合”方案,自主设计研发晶体生长设备,让晶体生长从“盲人摸象”变为“精准调控”,将微管、螺位错密度等直接影响碳化硅使用的缺陷从每平方厘米数百个降至零、/p>
经过上千次工艺优化和参数调整,团队最终实现了?英寸?2英寸单晶的跨越。在研发过程中,徐现刚率领团队构建起百余项核心专利群、首个半绝缘碳化硅军品标准的“技术护城河”,成果应用于先进战机、制导武器等国防装备,让“中国芯”成为国家安全的坚实保障;突?英寸n型碳化硅制造核心技术,助力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缩短至20分钟以内、续航提?0%,为产业实现技术跨越注入“中国芯”动力。基于上述两类成果,他为推动我军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p>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已攻克40余项核心专利,制定了我国首个半绝缘碳化硅SiC军品标准构建起自主可控的技术壁垒、/p>
让碳化硅半绝缘衬底领先企业领军人才都有“山大基因“/strong>
徐现刚教授在攻读博士期间师从晶体材料学家蒋民华院士,埋下了“科技报国”的种子。“科研要瞄准国家急需”,蒋院士的这句话,成为他科研生涯的“指南针”。正因如此,其团队坚持以产业化思维推动技术落地、/p>
2000年徐现刚教授刚回国,便向学校借款购买生长炉及配套加工设备,开始了单晶生长的研发历程?014??5日,实验记录上终于写上了“成功”。这标志着他首次实现了国内高纯半绝缘衬底技术的突破和国产化。他深知,科研成果的价值在于“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p>
他不仅转让近二十项碳化硅专利,支撑孵化出碳化硅业内唯一上市公司天岳先进及头部企业南砂晶圆等,使我国碳化硅衬底产能跃居全球前列;更培养了大批产业界人才,为我国碳化硅产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国家权威杂志高度评价:“几乎碳化硅半绝缘衬底领先企业的先导技术及领军人才都具有‘山大基因’“、/p>
徐现刚教授同时也接续了导师“心系国需、科研报国”的教育家情怀,因材施教,精心育人,已培养?8位高校教授?5位企业技术骨干,将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科研实践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p>
如今,徐现刚教授在科研事业的道路上又迎来一份重要认可??0日,2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推荐工作已经结束。经中国科学院学部主席团审议,中国科学院党组审定,确?025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639人。山东大学徐现刚在列、/p>
来源9/p>
山东教育电视台:一位教授,一颗“中国芯“/p>
山东大学、山东科技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空青(/p>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