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硅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被视为下一代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核心。然而,硅材料本身存在两大问题:①巨大的体积效应(充放电过程中膨胀收缩可达300%以上),②化学性质活泼,尤其对水、氧敏感。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包覆 成为了最关键的技术手段之一。通过在硅颗粒表面构建一层均匀、致密的保护层(通常是碳层),可以同时抑制体积膨胀和提高导电性。而在硅碳负极的研发与品控中,如何快速、直观地评估包覆层的致密性与均匀性?理想情况:如果碳包覆层完整、致密、无缺陷,它将像一件完美的“雨衣”,完全隔绝内部的硅核与水分的接触。实际情况:如果包覆层存在孔隙、裂纹或覆盖不均的地方,水分子便会通过这些缺陷通道渗透进去,与内部的硅发生反应,开始产生气体。简单来说,产气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说明包覆层的缺陷越多,质量越差;反之,产气越少、停止得越快,则证明包覆效果越理想、/span>
我们可以使用苏州利电皃/span>原位产气体积测试系统YTJ-110系列设备,对硅碳负极材料进行产气测试,可以精准评估不同硅碳材料包覆层的质量差异、/span>
1、测试样品:2g硅碳粉末+10g去离子水:/span>
2、测试原理:
3、测试参数:45℃测?4h、/span>
不同硅碳负极粉末产气量对毓/span>
不同硅碳负极粉末产气量对毓/span>
上图表为不同硅碳负极粉末的产气测试数据,产气量:硅碳-2>硅碳-1>硅碳-3。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样品硅?3产气速率慢,总产气量小。表明其包覆层致密完整,有效抑制了副反应。样品硅?2产气速率极快,总产气量大。表明包覆层质量差,硅核大量裸露,活性高、/span>
通过采用YTJ-110系列设备对不同硅碳负极进行产气测试,从数据结果可以直观看出不同的硅碳负极包覆层质量差异,我们也更深刻地理解包覆层的保护效果,在追求更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道路上,硅碳负极材料的包覆技术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节之一、/span>

高级会员
已认?/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