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硅碳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对比
01、前言

硅碳复合材料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新星,巧妙融合了硅材料的高容量特性和碳材料的稳定性优势,通过独特的结构设计实现了一定的性能突破。其核心在于将活性硅材料与导电碳基体有机结合,既充分发挥了硅的储能潜力,又有效缓解了充放电过程中的结构应力、/span>

在动力电池应用方面,硅碳复合材料展现出一定的优势。采用该材料的电池系统能够提升能量密度,延长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材料优异的温度适应性改善了电池在低温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为新能源汽车在各气候条件下的运行提供了保障。在消费电子领域,硅碳材料的体积能量密度优势为设备轻薄化设计创造了更多可能,正在推动智能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span>

当前,硅碳复合材料的发展仍面临一些技术挑战,需要在材料配比优化和制备工艺改进等方面持续突破。随着研发的深入和技术的成熟,这种复合材料有望在更广泛的能源存储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下一代高性能电池的发展提供关键支撑。为探究不同硅碳复合材料的抗压性能,本次实验采?/span>苏州利电的PMNS-100粉末压溃测试系统,对两款不同的硅碳复合材料样品进行测试、/span>

微信图片_20250331143513.jpg



02?/strong> 测试方案

1、测试样品:硅碳复合材料:/span>

2、测试参数:

①粒径大小D50?-7 μm:/span>

②测试模式:加压模式0-50mN,速率?μm/s、/span>









03?/strong>测试结果分析
image.png

image.png

样品压溃前后图片&压溃力散点汇总图







由压溃力散点图可知,相同粒径梯度下的硅碳复合材料在压溃过程中表现出一定差异,样品①的压溃力均值为26.5mN左右,样品②的压溃力均值为6mN左右,压溃力大小分布呈现为样品①>样品②,可知样品①比样品②的抗压性能更好、/span>


04、结讹/strong>

探索不同特性的电极材料将为新型电池设计开辟新途径,深入研究材料的抗压性能对优化电池制造工艺具有重要价值,这一方向在新能源储能领域展现出广阔的研究前景、/span>

利电 2025-10-31 | 阅读?58

分类

虚拟号将秒后失效

立即拨打

为了保证隐私安全,平台已启用虚拟电话,请放心拨打
(暂不支持短信)

×
是否已沟通完戏/div>
您还可以选择留下联系电话,等待商家与您联糺/div>

需求描?/p>单位名称

联系亹/p>

联系电话

已与商家取得联系
同意发送给商家
留言咨询

留言类型

需求简?/p>

联系信息

联系亹/p>

单位名称

电子邮箱

手机叶/p>

图形验证?/p>

点击提交代表您同愎a href="//www.znpla.com/m/service/registrationagreement.html" target="_blank">《用户服务协议《/a>叉a href="//www.znpla.com/m/about/privacy.php" target="_blank">《隐私协议《/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