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精密研磨批量高效加工成为现实


来源:碳化硅人网

标签研磨
最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浙江大学承办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结题验收会在杭州召开。 袁巨龙主持的“先进陶瓷精密高效加工技术基础研究”是我国首个由非“211”大学独立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程与材料科学部机械学科重点项目。会议评审期间,以中国科学院任露泉院士为组长、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为副组长的7位专家组成的验收专家组对该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综合评价为优秀。

    该项目全面完成计划内容,并取得突出进展,提出了半固着磨粒加工新方法及低结合强度、弱塑性变形的半固着磨具设计技术,揭示了先进陶瓷材料分别在脆性域、塑性域和弹性域均匀去除的加工规律
;开发了具有低结合强度、弱塑性变形特性的半固着磨具,建立了其性能检测和评价体系;提出了偏心研磨和双自转研磨两种球面全包络研磨成球原理,为解决成球精度低、成球效率低的技术难题提供了理
论依据;建立了球面研磨均匀性的定量分析方法,为球体加工工艺过程的优化提供了有效的预测手段;研发了陶瓷球球体加工工艺专家数据库以及球体固着磨料研磨技术、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研磨盘在位修
整等陶瓷球精密高效加工关键技术,形成了陶瓷球体精密高效批量加工工艺新方法;成功研制了基于全包络研磨成球方式的新型精密球体研磨机,实现了陶瓷球的批量高效加工。项目研究期间,该项目组发
表学术论文58篇,其中被SCI、EI收录80余篇次;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4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14件,已获得发明专利5件,软件著作权5件;开展了广泛的国际学术交流,培养了一批博士生与硕士生。

    会议期间,国家基金委的领导和相关专家参观浙江大学“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并且实地考察了项目组所在的“超精密加工研究中心”和“机械工业特种精密磨削技术重点
实验室”,对浙江大学在超精密加工技术与装备研究方向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条件给予极高的评价。

推荐1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