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ng>
试验材料及方泔/strong>
1.1 材料制备
试验用高纯块 TiZrHfNbMo?gt;99.9wt%)原材料,在电弧熔炼炉中制备不同 0vol%?0vol%?0vol% H?Ar 气体下的 TiZrHfNbMo 难熔高熵合金。采用真空电弧熔炼熔炼铸 40 g,尺寸直 2cm,高 1.5cm,形状为 “纽扣状”、/span>
1.2 检测方泔/span>
物相分析9/span>试样切割后,经打磨、抛光、腐蚀液(HF∶HNO₃∶H₂O=1??0)腐蚀,采用岛 7000 X 射线衍射仪进行物相分析、/span>
显微组织观察9/span>采用 S-3400N 型扫描电镜进行观察、/span>
力学性能测试9/span>采用 UH250 硬度计进行硬度测试;采用 MTS810 型号电子万能试验朹/span>进行室温压缩试验,压缩速率 0.36mm/min;采 Gleeble3500 对样品进行高温压缩试验,试样尺寸 Φ6mm×9mm,升温速度 10?s,变形温 1000℃,保温 3 min,应变速率 0.01 s⁻¹,变形量为 60%,压缩后立即水淬、/span>
试验结果与分枏/strong>
2.1 不同 H 含量下合金的物相分析
利用 Jade6.0 软件分析标定 Origin9.0 软件绘制的不 H 含量 TiZrHfNbMo 合金 X 射线衍射图谱(XRD)如 1 所礹/span>,结果表明氢化前后合金均为单一 BCC 固溶体相、/span>
2.2 不同 H 含量下合金的显微组织
2 为不 H 含量 TiZrHfNbMo 难熔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span>未置氢的组织一次和二次枝晶生长发达;置 89×10⁻⁶时二次枝晶尺寸明显减小,一次枝晶取向稍显明显;置氢 230×10⁻⁶时二次枝晶尺寸很小,各一次枝晶取向接近平行状、/span>

2.3 不同 H 含量下合金的室温性能变化
2.3.1 硬度变化
3 为不 H 含量下合金的硬度变化,置氢后硬度稍有下降,从 400HV 降至 380HV 左右,变化幅度约 5%、/span>
2.3.2 室温压缩性能
4 为不 H 含量下合金的室温压缩应力 - 应变曲线、/span>随着 H 的加入,合金最大抗压强度从 1480 MPa 减少 1400MPa,压缩率 21% 减少 19%,塑性稍有下降、/span>


2.4 不同 H 含量下合金的高温性能和形貋/span>
5 为不 H 含量下合金的高温压缩曲线、/span>置氢后(230×10⁻⁶)材料的峰值应力为 498MPa,未置氢高熵合金的应力为 620MPa,降幅可 19.7%、/span>

6 为热压缩试样的组织形貌图、/span>
热压缩样品呈现出热压缩以后的纤维组织,原始晶粒沿着受力方向组织延伸,原始晶界、第二相等沿着变形方向拉伸呈流线形,而在这些晶界以及变形条带处形成再结晶。置氢以后链条状流线更加均匀,再结晶晶粒尺寸较未置氢有了明显增加,软化效果更加显著,导致材料高温流变抗力降低。氢致弱键效应降低金属的结合能力,加快原子的扩散,促进再结晶晶粒的形核和长大,进而导致软化效果显著,强度降低、/span>

结论
-
通过等离子辅 H₂气体合金化最终熔炼制得的 TiZrHfNbMo 难熔高熵合金 H 含量可达 230×10⁻⁶、/span> 由于 H 的弱键效应使得置氢高熵合金的强度、硬度均稍有下降,伸长率 21% 减小 19%。H 的熔入显著细化枝晶间距,使得二次枝晶臂显著缩短、/span>
置氢后难熔高熵合金的流变抗力 620 MPa 降至 498 MPa,高温软化是由于 H 的溶入,降低了金属之间的结合能力,促进了原子的扩散,进一步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形核及长大,最终使得材料的变形抗力降低、/span>
作为先进粉体材料的创新驱动型企业,研倍新材料专注于各秌/span>纳米合金粉、高性能陶瓷粉及多组元高熴span class="">合金粈/span>的研发与生产,致力于为航空航天、新能源、电子器件、增材制造等前沿领域提供定制化材料解决方案。依托自主研发的等离子旋转电极雾化(PREP)、气雾化分级控制等核心技术,我们实现纳米级粒径精准调控(50-500nm),确保粉体具备超高球形度、低氧含量与窄粒度分布特性,完美适配激光选区熔化(SLM)、电子束熔融(EBM)等精密成型工艺需求。诚邀各行业伙伴共拓高端制造新蓝海、/span>
218


- 经典介孔分子筛SBA-15又有新进展!
- 利用蜂鸟声共振技术对穿心莲内酯纳米混悬剂的开发、表征和分子动力学模拞/a>
- 为什么核壳复合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值得关注>/a>
- TiZrHfNbMo 难熔高熵合金等离子体氢化及力学性能
- 《MSEA》重磅:增材制?075铝合金,世界级难题有了新解法
- 为什么氮掺杂石墨烯的最新进展值得关注>/a>
- 汽车一体化发光智能前脸设计难点
- 突破性进展!新型3D多孔碳银复合材料显著提升海水淡化效率
- Development, Characterization, and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s Utiliz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
- 苏州碳丰科技首席科学家程金生老师以本公司名义在国际上发表关于石墨烯纤维的论文《石墨烯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合成及氨基酸检测的分析应用》:
- 介可视·散装物料库存管理雷达全景扫描系统在料仓、堆场中的应?/a>
- 磷酸化修饰鬼臼果多糖的制备及生物活?/a>
- DSR论文解读:Advanced Science News 报道中科院长春应化所新型非铂催化材料研究成果
- High-throughput preparation, scale up and solidification of andrographolide nanosuspension using hummer acoustic resonance technology(纳米混悬剂制备的前瞻性技 - 蜂鸟声共振)
- 扫描电镜优秀论文赏析|飞纳台式扫描电镜电极材料上的应?/a>
- 扫描电镜论文赏析-干旱影响杨树叶片及次生木质部发育的分子机刵/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