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和中科院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微纳系统力学与物理力学课题组”在水流过碳纳米管时,载流子与水偶极链相互作用从而产生电能的模拟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志(J. Am. Chem. Soc.)》上(Yuan QZ and Zhao YP*. Hydroelectric voltage generation based on water-filled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
2009?6?3?nbsp;更新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寻找到制造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材料的新方法,该混合材料有望作为太阳能薄膜电池和家用电器设备的透明导体,比现在使用的具有相同功能的其他材料更具柔软性且价格更低 ?3日出版的美国化学会《纳米通信》杂志上,该校加州纳米系统研究所的两位成员——材料学和工程学教授杨阳与化学和生物化学教授理查?#8226;卡纳介绍了他们新开发的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材料的加工方法 在包括平板电视、等离子体显示器和触摸屏以及太阳能薄膜电池等在内的许多电器设备和产品中,透明导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部分。目前常用的透明导体丹/p>2009?5?9?nbsp;更新
自单壁碳纳米管被发现以来,其优异的电学性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但是,现有方法制备的单壁碳纳米管都是金属性管和半导体性管的混合物,两种管的互相影响会降低彼此的器件性能。为使金属性管和半导体性管各尽其用,而不是互相影响进而降低彼此的器件性能,单壁碳纳米管的分离/富集就显得尤为重要,并成为本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 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与日本索尼公司先进材料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合作,在单壁碳纳米管分?富集领域取得了新进展,有关研究成果申请了发明专利并发表在近期的《先进材料》(Adv. Mater., 2009, 21, 813?16)上、/p>2009?4?9?nbsp;更新
碳纳米管能够取代昂贵的铂催化剂,降低燃料电池成本。研究表明,垂直生长碳纳米管阵列可作为燃料电池催化剂。掺氮的碳纳米管将比现在的铂催化剂更便宜、寿命更长 根据美国能源部的资料,铂占燃料电池一半以上的成本。燃料电池大规模商业化的障碍之一就是铂太昂贵 美国Dayton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在碳纳米管聚合物薄膜上沉积碳碳纳米管阵列制备电极。研究表明采用这中材料的阴极电流密度比常规铂涂层电极?倍。这种碳纳米管主要应用在碱性燃料电池,以往碱性燃料电池主要应用在航天飞机上,但现在就有了进入汽车市场的可能。另外,掺氮的碳纳米管也可以应用在质
2009?2?3?nbsp;更新燕山大学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王艳辉教授带领的课题组在碳纳米管的表面涂覆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制备出涂层厚度可控的核壳结构多壁碳纳米管—氧化锆纳米复合材料 日前,该研究工作在国际著名杂志Nanoletters上发表。以无机盐为前驱物,通过较低温度下的长时间恒温水解能获得均匀连续的氧化物涂层,形成核壳结构的纳米复合材料,在微电子、光学功能材料方面均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前,通常采用化学沉淀法、水热法、溶胶凝胶法、水解沉淀法等用于纳米粉体的表面涂覆,但是涂层多为颗粒状不连续分布,且大多无法实现均匀包覆、/p>2009?1?0?nbsp;更新
一位小朋友摸到静电球的球壳,头发立刻像刺猬般根根直竖,这是科技馆里很常见的场景。如果一个碳纳米管束被人为附加上足够的电荷,又会是怎样一幅景象呢 当碳纳米管束带的电荷达到一定程度时,在电子显微镜下,它会形成一种独特、新奇的像树一样的放射状格局。不仅如此,这些呈树枝状分离的碳纳米管还具有较小的直?3纳米),有的甚至是单根的碳纳米管。这是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孙连峰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解思深院士等人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等的资助。相关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纳米快报》上 遭遇瓶颈的化
2008?2?2?nbsp;更新该公司成立了清华-南风纳米粉体产业化工程中?共同开发了15KG/每小时碳纳米管批量生产技?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碳纳米管生产基地。目前已形成日产360公斤、年?20吨、纯度高?0%以上的多壁纳米管生产能力。碳纳米管作为一种新型材料被发现至今已有十年,国际市?0%高纯度的碳纳米管价格高达1000-2000美元/克,价格远高于黄金
2008?2?4?nbsp;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