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每日科学网报道,来自维也纳大学的科学家最近在《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的研究成果表明,碳纳米管具有独特的电子、机械和化学性能,可用来清洁污水 碳纳米管由直径几纳米的圆柱形碳分子构成,是用来清洁被污染水的很好的候选材料。它有两大优势:一是一些水污染物对它具有高亲和势(吸收和吸附),有助于从受污染的水中将污染物清除;二是它有相对巨大的表面积(每克碳纳米管有500平米),能以足够的容量去容纳污染物,解决过滤器的饱和问题。同时,它能减少由于水污染带来的维修和浪费 负责该项研究的梅拉妮·卡称:“技术创新总与对人类和?/p>2011?8?8?nbsp;更新
近日,科技部经过两轮专家评审,确定?011年度国家?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立项课题。宁波市科技局推荐?个课题全部通过立项,是宁波市历年来立项数最多的一次 宁波市获准立项的3个课题分别是:浙江万里学院钱国英教授承担的《中华鳖优良营养性状形成和稳定的分子机理研究》、宁波大学陈红兵教授承担的《X射线探测晶体钨酸镉的色心、辐照损伤与生长方法的研究》、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方征平教授承担的《磷氮阻燃剂-碳纳米管协同阻燃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这3个课题的实施,对于培养我市基础研究团队和学术带头人,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新闻链接
2011?5?8?nbsp;更新单壁碳纳米管(SWCNT)的发现被认为是纳米科技的里程碑之一。目前,SWCNT主要可由电弧放电、激光蒸发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方法制备。由于对其生长机理缺乏全面深入的认识,故而尚未找到对SWCNT精细结构调控的有效手段,所有方法制备得到的样品均为不同直径、长度和导电属性SWCNT的混合物 ?009年起,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在SiOx非金属催化剂生长单壁碳纳米管研究中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和《ACS纳米》等刊物上 SWCNT的制备這/p>2011?5?5?nbsp;更新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物理生物学实验室宋波和方海平采用最新的量子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锂离子嵌入碳纳米管束及其在碳纳米管束中扩散的动态行为。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能源与环境科学》(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4, 1379 (2011),IF=8.5) 高充?放电效率、高容量、高可循环性的能量储存装置是本世纪能源问题的一个核心挑战。锂离子电池是一种广受关注的能量储存装置,利用纳米材料修饰的锂电池电极被认为能够大大提高锂离子电池的性能。揭示锂离子在纳米结构中的运动规律及其机理,可以有力地推进基亍/p>2011?4?2?nbsp;更新
2011??日晚7点,“碳材料世界的奇葩——碳纳米材料的现状与展望”清华大学研究生学术沙龙?36期活动将在万人食堂一层咖啡厅举行,届时将邀请分别来自清华大学机械系、物理系、化工系、化学系的朱宏伟、周刚、骞伟中等老师与同学互动,分享他们的研究兴趣与研究经历,共同探讨碳纳米材料的现状与展望 ?004年诞生至2010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再次引发了全世界对碳材料的关注和重新认识。正如诺贝尔委员会的评价:“碳,地球上所有已知生命的基础,让我们再次震惊” 回顾历史,从1996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富勒烯,到2008年的卡弗里纳米科学奖
2011?3?1?nbsp;更新3?7日,双峰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邓光吕与湖南省青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邓志锋在双峰宾馆正式签订碳纳米管生产及微生物养殖项目投资框架协议。这是双峰县在致力于引进“高”“大”项目方面结出的又一硕果 据悉,该项目是由双峰籍留美博士邓志锋回乡创办的一个高新技术项目。项目总投?000万元,项目选址位于县经开区工业园,分两期实施,用?00亩,其中一期占地面积约30亩,年销售收?0000万元,税?000万元。第一期项目主要生产的碳纳米管是一种有前途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力学、电学及化学等特?已成为全世界的研究热?在场致发射、纳米电子器件?/p>2011?3?0?nbsp;更新
HyperionCatalysisInternational公司与拜耳集团旗下独立运营的子集团——拜耳材料科技公司(BMS)达成专利许可证协议。作为特定款项的交换,该专利许可协议规定拜耳材料科技可在Hyperion广泛的专利产品系列指定的领域内进行Baytubes碳纳米管的销售。通过为客户提供基于碳纳米管的产品的更多应用领域,该项专利许可协议有助于拜耳材料科技公司(BMS)继续巩固其作为世界碳纳米管领先供应商的地位 Hyperion公司业务发展副总裁DavidM.Wohlstadter说:“我们非常高兴能与拜耳材料科技签订这一协议。本丒/p>2011?3?2?nbsp;更新
碳纳米管的可控制备是目前碳基电子学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国际半导体路线图委员?009年所提出的碳纳米管基电子学发展中的五大挑战中的前两个挑战分别是碳纳米管的性质可控生长和方向、位置的可控生长。针对困扰碳基电子学发展的这一基础与核心问题,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李彦教授课题组近年来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和突破 据悉,催化剂是碳纳米管可控生长的关键因素,研究人员在适宜于器件应用的碳纳米管生长催化剂研究中发展了铜和铅两种生长单壁碳纳米管的新催化剂,与国内外合作者开展的器件方面的合作研究表明这两种催化剂制备出的单壁碳
2011?2?1?nbsp;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