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7日讯 2013年注定是科技创新的大年,最近两个月有关碳纳米管的科技创新有如雨后春笋般涌出。先?月份浙大研究出世界最轻固体材料碳纳米管纤维材料,而后是斯坦福的研究团队发现碳纳米管或将成为硅芯片的替代材料,上个月日本研究显示近红外线照射碳纳米管可杀死癌细胞;如今,3D纹理太阳能电池计划明年进入太空空间站进行实验的消息,将更进一步助增碳纳米管的市场需求。受此消息的提振,A股市场中涉及碳纳米管业务的中国宝安(000009)、南风化工(000737)及紫光股份?00938)或迎来交易性机会 3D太阳能电池计划进太空 ?/p>2013?4?7?nbsp;更新
根据摩尔定律,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硅芯片迟早有一天会因为尺寸无法继续缩小而走向终结。哪种材料能替代硅芯片呢?斯坦福的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碳纳米管或许会成为替代材料,该技术可将芯片缩小至5纳米的极限尺寸 以下是文章全文: 在接下来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在电脑硅芯片上蚀刻电路预计将变得越来越艰难,因为芯片的物理尺寸难以无限变小,这促使人们寻找替代材料来取代硅芯片的地位 哪种材料能替代硅芯片呢?部分研究者对碳纳米管寄予厚望。本周一,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成功地演示了一个简单的微电子电?/p>2013?2?5?nbsp;更新
理论和实验已证明碳纳米管具有极高的强度、韧性和弹性模量,碳纳米管在力学方面的应用主要是作为增强体来制备高强度的复合物。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刚度,高比韧性,耐高温,耐腐蚀,抗疲劳及导电导热等功能特性,被广泛地应用到航天航空、汽车、机械、化工和电子等领域,开发和应用金属基纳米复合材料一直是高新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复合物中如何让碳纳米管优异的力学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是目前研究的重点 由于碳纳米管之间存在很强的范德华力,极易产生团聚,导致碳纳米管在复合材料中很难均匀分散;而且,碳纳米管是由单一的碳原子通过sp3杂化和sp2杂化组成,化学活
2013?2?1?nbsp;更新至少过去的五十年时间我们全部的计算机、游戏机、智能手机、汽车、媒体播放器甚至是闹钟的处理器核心都是由硅组成的。但是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现在认为硅晶体处理器即将达到它们的极限。IBM公司的科学家们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真实的方式抛开硅晶体而转向碳纳米管 碳是自然界中多才多艺的元素,表现形式包括煤炭、铅笔芯和钻石等。它的表现形式之一是石墨烯。你可以把石墨烯想象成有点像分子组成的钢丝网:单个碳原子以六边格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只有一个原子厚的薄层。碳纳米管就是一张石墨烯薄片卷起来形成的一个圆柱。碳纳米管的长度超过它的宽度1亿倍。那对我们来说仍然是很微導/p>2012?1?6?nbsp;更新
IBM研究人员表示,新的碳纳米技术有望为商用带来更小、更快和更强大的电脑芯片。一万多个晶体管组成的纳米管首次被精确地放置在一个标准半导体芯片中。这些碳设备将有望取代硅,使计算元件更加微型化,将引领微电子的未来 由于快速创新,在过去的四十年里,硅微处理器不断缩小并提高性能,加速了信息技术革命。晶体管一年一年地缩小,已经接近了极限 碳纳米管代表一种新型半导体材料,性能要优于硅,尤其是用于纳米级晶体管设备。碳晶体管中的电子比硅晶体管中的电子移动快,使数据传输更快 IBM碳纳米技术为电路建造铺路。需要隔绝半导体纳米管和在晶片上
2012?0?0?nbsp;更新英国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学术刊物《高级材料》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利用碳纳米管形成迄今最小的全息像素,从而获取高清晰度的全息影像,这一技术未来有望提升全息图像的视觉感受 全息影像技术主要指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记录并再现物体真实的三维图像,这种技术曾展现在许多描述未来生活的科幻电影中 据报告介绍,研究人员利用只有头发丝七百分之一粗细的碳纳米管传导和散射光线,得到了迄今最小的全息像素。通过把许多碳纳米管排列在一块硅片上,研究人员用这些微小的全息像素拼出了“剑桥”这个英文单词的全息图像 研究人员海德尔·巴特说,像
2012?9?4?nbsp;更新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电子科技工程?8日表示,他们发现由单壁碳纳米管制作的晶体管(SWCNT)具有在苛刻太空环境中生存的能力。目前他们正在研究电离子辐射对晶体结构的影响,以及支持开发以SWCNT为基础的用于太空辐射环境的纳米电子设备 实验室材料研究工程师科里·克瑞斯表示,环绕地球外围的电粒子带存在着辐射,太空电子设备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其长时间暴露在辐射环境中而不易受到影响,新的研究显示由碳纳米管制作的晶体管具有极强的抗电离辐射能力,在有电离辐射的情况下其工作性能几乎不变 通常,电离辐射对晶体管的影响有两种形式,即暂态效应和积累效应
2012?9?0?nbsp;更新报道,最近,美国斯坦福和南加州大学工程师开发出一种设计碳纳米管线路的新方法,首次能生产出一种以碳纳米管为基础的全晶片数字电路,即使在许多纳米管发生扭曲偏向的情况下,整个线路仍能工作 碳纳米管(CNTs)超越了传统的硅技术,在能效方面有望比硅基线路提高10倍。第一个初级纳米管晶体管诞生于1998年,人们期望这将开启一个高能效、先进计算设备新时代,但受制于碳纳米管本身固有的缺点,这一愿景一直未能实现 “作为未来的密集型高能效集成电路,碳纳米晶体管极具吸引力。然而当人们想把它们用在微电子领域时,却遭遇到巨大的障碍。最主要的就是它们的位置
2012?6?8?nbsp;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