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
宁德时代
在7月30日晚的财报电话会上,宁德时代有关负责人在回答关于固态电池相关提问时回应称,目前市场上很多在研发的固态电池产品其实是半固态电池,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已经有很好的进展。
但另一方面,上述负责人表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很复杂,要考虑到成本和供应链成熟度等因素。其中,供应链成熟需要3年以上周期。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2030年前后有望更大的规模化生产。
比亚迪
深圳市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CTO孙华军在今年2月的一次演讲中讲到,目前,固态电池逐步从实验室迈向规模化应用的前期。预计在2030年左右,应该会有比较稳定的商业化应用。
比亚迪在固态电池的研发历程,最早从2013年开始就已经启动全固态电池研发,起初还是路线的探索、材料的探索。2016年启动了整个技术可行性验证。2023年开始启动产业化可行性验证,在整个电芯系统、产线,包括材料各种关键技术实施攻坚。目前比亚迪预计在2027年左右可能会启动一些批量示范的装车应用。真正大规模的应用,预计在2030年之后。
LGES
LGES首席执行官Son Kwon-nam今年4月表示,LGES计划开发包括固态电池在内的下一代电池,并在2030年之前推出质量完整的产品。Son Kwon-nam指出,当前开发的关键任务是提升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使其达到液体电解质的水平。
他透露,LGES新开发的argyrodites型(硫银锗矿)硫化物基固体电解质已在内部测试中展现出高离子电导率,目前该材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的工艺开发阶段。这意味着LGES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的研发上取得重要突破,距离商业化应用又近一步。
此外,LGES在其他前沿电池技术上也有布局,正在积极开发双极电池及锂硫固态电池。而锂硫固态电池方面,LGES目标是在2027年实现商业化。
中创新航
中创新航董事长刘静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2025年中创新航会继续在技术上再突破。一是固态电池方向,中创新航已经率先推出了400Wh/kg的固液混合技术,并在去年发布了能量密度高达430Wh/kg的全固态电池。二是围绕用户体验,重点关注两个技术,一是快充,二是续航。
松下
2025年8月初,据外媒消息,特斯拉的重要供应商松下(Panasonic)公开表示,他们并不认为固态电池将在电动汽车领域成为主流,而是将其定位为一个“小众”技术。松下电池技术总监小川达夫(Tatsuo Ogawa)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指出,尽管固态电池在理论上具有更高能量密度和更低安全风险,但在实际大规模生产和应用方面仍面临诸多挑战,难以对现有锂离子电池构成颠覆。
Ogawa指出,固态电池的最大难点在于生产成本高、制造难度大、量产技术尚不成熟。目前来看,其在消费电子、小型无人机、电动工具等领域或许可以小批量应用,但大规模应用于电动汽车依然遥远。
SK On
SK On研发主管Park Kisoo在近期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达了对固态电池前景的乐观态度。他指出,固态电池时代到来时,该技术肯定会首先应用于软包电池,而SK On在软包电池领域已具备技术优势,这或将成为帮助公司击败中国企业的“武器”。软包电池是SK On的一大特色,其具备可调整性,能够适配固态电池技术,这为公司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奠定了基础。
国轩高科
国轩高科从2017年开始研发半固态电池技术,并于2022年发布了第一款半固态电池,2024年5月发布了金石全固态电池。目前,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实验线已经正式贯通,金石全固态电池研发负责人潘瑞军博士透露:此条实验线核心设备国产化率达100%,已开始装车路测。
2025年5月,国轩高科还发布了G垣准固态电池。该款电池具备300Wh/kg的能量密度,将纯电轿车的续航里程推至1000公里。关于固态电池量产装车,国轩高科表示,在比较保守的时间线下,国轩全固态电池预计会在2027年进行小批量上车试验;产业链建立起来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会瞄准350Wh/kg全固态进行量产。
三星SDI
据韩媒报道,三星SDI在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说明会上表示,为实现2027年大规模量产固态电池的目标,公司正在全力推进扩大电池容量、稳定制造工艺以及构建材料供应链等关键任务。三星SDI强调,目前进展顺利,目标是按计划实现固态电池的量产。
公司指出,固态电池最初主要面向电动汽车市场,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其应用正在拓展至机器人与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领域。相比传统电池,这些领域对电池的体积和重量有更高的要求,而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特性具备明显优势。为此,三星SDI计划在今年于韩国建设固态电池母线,用于验证下一代设计与制造工艺的产品批量生产能力。
亿纬锂能
今年6月,亿纬锂能表示自研的全固态软包电池将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在2028年将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2.0产品。
亿纬锂能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江敏告诉记者,公司研究院对固态电池等新型产品、前沿应用场景、前沿材料进行了前瞻性研究。与此同时,今年也在规划建成小批量试产线,这一方面是公司的技术能力足以支撑量产,另一方面也是结合市场需求做的规划。在江敏看来,提供固态电池等更加高技术、高价值的产品,也是锂电池行业“反内卷”重要之举。
蜂巢能源
今年7月,蜂巢能源董事长杨红新透露,蜂巢能源正全力推进固态电池的研发与量产进程,计划于第四季度在其2.3GWh的半固态量产线上,试生产第一代容量为140Ah的半固态电池。这款电池不仅标志着蜂巢能源在固态电池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更将作为宝马MINI下一代车型的专用电池,预计于2027年开始大规模供应。
此外,蜂巢能源在半固态电池领域还有其他规划,今年将量产第一代半固态能量密度为300Wh/kg的软包电池,其成本优势显著;而第二代半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将提升至360Wh/kg,容量为78Ah。在全固态电池方面,蜂巢能源第一代全固态电池产品的能量密度将达到400Wh/kg,容量为68Ah,主要瞄准低空飞行和汽车两大应用领域。
资料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全固态电池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电动中国、中国企业家杂志、每日经济新闻、盖世汽车新能源、储能世界、企业官网等。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