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所在仿生特殊浸润性界面材料领域取得系列成果


来源:

化学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江雷研究员领导的课题组,近几年来一直致力于仿生纳米界面材料的研究工作,并取得系列研究成果,最近应邀在《化学研究报导》杂志上发表综述文章,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该小组的工作。

该课题组从具有特殊表面性能的生物体出发,选择几种典型的生物体表面进行重点研究,揭示了以下几种生物表面特殊浸润性的机理:通过对荷叶表面结构的研究,发现其表面的微米/纳米结构与表面植物蜡的协同作用是引起自清洁性的关键;通过对水稻叶表面存在液滴滚动的各向异性的机理研究,发现该现象是由于其表面微/纳米结构的定向排列的结果;通过对水黾的腿部微结构的研究,揭示了水黾稳定的水上运动特性是源于特殊的微/纳米结构和油脂的协同效应。

受到以上研究结果的启发,研究人员仿生制备了多种各具特色的特殊浸润性界面,即在开拓新材料领域方面:制备出具有超双疏 (同时疏水/疏油) 性质的阵列 碳纳米管薄膜;制备出不需要任何昂贵低表面能物质(如有机氟及有机硅) 修饰就可以显示超疏水性质的聚合物薄膜;首次利用双亲性聚合物制备超疏水性薄膜。

在新性能拓展方面,该小组与化学所杨振忠研究员合作,制备了在广泛pH值范围内超疏水纳米结构碳膜;采用静电喷涂技术制备出具有超疏水/超亲油性的油水分离网膜。

在规模化制备方面,该小组采用电纺技术制备由纳米纤维 “捆绑”的多孔微球类荷叶状结构仿生超疏水聚合物荷叶薄膜;仿照水稻微米结构排列方式制备出三维各向异性的碳纳米管微结构阵列;该小组与化学所徐坚研究员合作采用一步涂敷法,成功制备了具有类似于荷叶的微米/纳米复合多级结构的超双疏聚合物涂层;模拟蝉翅膀表面的微观结构制备了超疏水聚合物纳米柱膜;仿照壁虎脚底刚毛结构制备具有高粘附力的超疏水聚苯乙烯薄膜。

该小组在智能可控方面,在外场可控超疏水与超亲水可逆“开关”材料的研制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实现了光响应及热响应的超疏水—超亲水可逆“开关”材料,该研究被评选为2004年度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并分别被《自然》和《科学》杂志报道。

以上材料体系的研制,实现了学习自然、模仿自然的过程,发展了仿生纳米界面材料的新领域。
推荐 11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