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8月28日,佛慈制药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中成药制造板块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为39.93%,较去年同期增加5.32%,中药材价格下降一定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公司加强了外部市场拓展和内部降本增效,也促进了毛利率的提升。
8月26日晚,佛慈制药发布了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显示,在医药制造业整体下滑的背景下,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为4.29亿元,相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经营现金流1788.09万元,成功实现转正,同比增长364.33%。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净资产同比增长率平均为2.69%,处于行业头部水平。
医药主业99%营收,升级渠道
从业务构成来看,医药行业仍然是佛慈制药的绝对主力,收入为4.29亿元,收入占比达99.85%。公司持续优化营销架构与市场布局,加强渠道开发与管理,全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一是拓展市场,巩固西北,发力华南、华东、华北、西南及海外,提升覆盖率与份额。二是拓宽渠道,差异化运营,整合京东、天猫等电商,实现线上线下融合。三是强化管控,依托“码上放心”系统构建全链条管理体系,严格价格监督。四是深化推广,开展经销商会议、培训及终端促销活动,结合节日推动销售。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得益于甘肃省中药材资源丰富,公司充分利用甘肃特色大宗中药材资源优势,推动甘肃道地药材全产业链开发。目前,公司已布局中药材种植、中药饮片加工产业,加快中药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种植,推动大宗地产中药材产地精深加工和提取,并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佛慈品牌百年传承
“佛慈”品牌1929年创建于上海,是民族工业代表,“佛慈”是商务部首批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佛慈”商标为“中国驰名商标”。公司全力推进品牌建设,通过“非遗传承+权威认证+多元传播”组合拳,斩获行业多项殊荣,“佛慈”品牌荣获首批中国消费名品名单中的医药行业“时代优品”,“佛慈”六味地黄丸成功通过“陇字号”首批品牌认证,“浓缩丸制作技艺、参茸固本还少丸制作技艺、定眩丸制作技艺、二益丸制作技艺”等4个项目荣登甘肃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药品文号资源丰富
公司现有药品生产批准文号467个,拥有参茸固本还少丸、定眩丸、竹叶椒片、二益丸、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等10个全国独家产品,常年生产110多种产品。公司共有215个品规产品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独家品种舒肝消积丸和特色产品济生橘核丸进入医保目录乙类范围。
公司推进新药研发,开展3项古代经典名方3.1类新药开发,完成1个产品中试研究并启动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其余2个品种完成实验室工艺研究,正推进参数确认工作。持续推进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等4个大品种二次开发,通过技术升级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产能规模大幅提升
目前,公司在兰州新区、渭源、平凉三个生产基地拥有33万㎡的GMP车间,可实现年提取中药材1万吨,年生产浓缩丸150亿粒能力。新区佛慈制药科技工业园项目按照高标准的现代化中药管理规范及GMP要求建设了大型中成药自动化生产线,实现了数控自动化新技术在药材处理、浓缩提取、制剂包装、质量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中药提取数字化车间被认定为“甘肃省第二批数字化车间”。同时,大力实施“三化改造”,加大生产设备和技术改造投入,推进生产自动化智能化水平,推动产业升级。
聚焦大单品与全链升级
面对业绩压力,公司正在积极寻求突破。公司在2025年4月的分析师会议上表示,未来将持续推进大单品开发战略。一方面巩固并提升六味地黄丸系列等传统浓缩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另一方面加大对参茸固本还少丸、复方黄芪健脾口服液等独家品种的销售。关于“十五五”规划,公司表示主要聚焦在营销(国内与国际)、研发创新、数字化智能化、团队建设、管理提升、市值管理、并购整合等方面寻求突破。
参考来源:证券时报、证券日报、佛慈制药2025年半年度报告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