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十家固态电池上市企业最新数据,固态电池最新解读


来源:www.188betkr.com 苏简

[导读]固态电池上市企业陆续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

www.188betkr.com 讯近日,国内固态电池上市企业陆续披露2025年半年度报告,对报告期内公司运营情况及固态电池相关业务做出相关解读。


宁德时代


7月31日,宁德时代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1788.86亿元,同比增长7.2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4.85亿元,同比增长33.33%。



报告期内,发布了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骁遥双核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其中,二代神行超充电池是全球首款兼具 800公里续航和峰值 12C超充速度的磷酸铁锂电池;骁遥双核是双核架构、自生成负极技术深度融合的重磅产品,开创了跨化学体系的全新设计,可全面满足用户的定制化需求;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拥有优异的低温能量保持率与安全表现,凭借钠的丰富储量可有效降低对锂资源的依赖。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表示,双核、多核技术有望大大加快固态电池等技术的推广。


双核架构,意味着电池包拥有两个强大的“独立能量区”,同时具备五大双核功能,包括高压双核、低压双核、结构双核、热管理双核以及热失控安全防护双核,能确保动力输出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安全性。从双核到多核的创新架构将不只限于新能源乘用车领域,还将在电动巴士、重卡、飞机、船舶、工商业等全领域落地,加速新能源全场景产业化,同时也将加快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的应用进程。


在7月30日晚的财报电话会上,宁德时代有关负责人在回答关于固态电池相关提问时回应称,目前市场上很多在研发的固态电池产品其实是半固态电池,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研发方面目前处于行业领先,已经有很好的进展。


但另一方面,上述负责人表示,固态电池的商业化很复杂,要考虑到成本和供应链成熟度等因素。其中,供应链成熟需要3年以上周期。宁德时代预计2027年小规模量产固态电池,2030年前后有望更大的规模化生产。


上汽集团


8月29日,上汽集团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995.88亿元,同比增长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0.18亿元,同比减少9.21%。



报告中提到,上汽集团在电动化和智能化领域累计投入超过1500亿元,形成了近26000项有效专利,涵盖纯电、混动、氢能三大整车平台及电池、电驱、超混系统和智能车全栈解决方案的“七大技术底座”,率先实现第一代固态电池、“银河”全栈智能车解决方案、整车中央协调运动控制平台(VMC)等行业领先技术的量产装车,并深入推进“算法+软件+芯片”的协同开发,以及AI大模型等新技术的上车应用。并表示,公司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进第二代固态电池的研发和产品性能提升。


上海洗霸


8月27日,上海洗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2.25亿元,同比下降15.85%,利润总额约1.13亿元,同比上升149.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07亿元,同比增长156.56%,基本每股收益0.6121元。



报告中提到,在新能源固态电池领域,上海洗霸针对固态电解质(氧化物、卤化物、硫化物)、新型硅碳负极材料市场情况进行了深入广泛调研,在针对市场和客户需求深刻理解的基础上,以前瞻性独创技术为载体,研发、制备出先进的固态电解质、新型硅碳负极等电池材料,有效解决了相关领域的部分核心难题。目前应用场景主要在消费电子、低空飞行器、无人机、AI 机器人、大数据储能、智能电网侧储能、人工智能等领域。


截止报告期内,上海洗霸固态电解质、硅碳负极等产品已交付多家厂商测试,部分进入产品验证,测试和验证结果符合设计与技术要求,已和部分新能源企业的相关研发主体签署产品合作开发与产品销售意向协议,部分产品合作已经进入重点客户C样匹配、验证与导入阶段。


另外,报告期内,上海洗霸进一步深化产研合作,受让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于高比能氢电混动电源系统和特种固态锂离子电池技术的相关专利,并与相关核心技术团队、管理团队合资设立公司控股的子公司,推动上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强化公司在新能源细分领域的布局。


德尔股份


8月28日,德尔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4.41亿元,同比增长6.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0.51亿元,同比增长178.09%。在固态电池等新技术领域,公司持续推进技术研发和性能迭代,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起设立德迩新能源技术(湖州)有限公司,以加快推进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据报告内容,德尔股份一直致力于固态电池研发,采用氧化物电解质技术路线,制备的固态电池具有安全性高和耐高温性能好等优点。安全性方面,公司固态电池通过了针刺、加热和过充电等安全试验,以及UN38.3标准认证,确认了公司固态电池在海运和空运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耐高温性能方面,公司的固态电池依靠自然散热,即可在较高温度条件下连续正常工作。同时,公司固态电池制备采用成熟的涂布工艺,流程简单、易于批量生产。


研发实力雄厚,经过长期的研发沉淀和积累,德尔股份突破了众多技术难关,积累了大量科研成果,并形成专有知识库。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拥有知识产权625项,其中专利570项,软件著作权55项。


恩捷股份


8月19日,恩捷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57.63亿元,同比增长20.4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0.93亿元,同比减少131.99%。



据报告消息,恩捷股份始终保持对半固态与固态电池材料的关注,下属子公司江苏三合已具备半固态电池隔膜量产供应能力,目前正积极开拓市场;下属子公司湖南恩捷则专注于固态电池材料研发,其开发的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及电解质膜产品,在电导率、粒径控制等核心指标上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赣锋锂业


8月23日,赣锋锂业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83.76亿元,同比减少12.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5.31亿元,同比增长30.13%。



在固态领域,赣锋锂业较早布局固态电池技术,利用自身优势,自研自产的氧化物电解质材料、硫化物粉体材料均具有更高离子电导率和工程化能力;新一代混合固液锂离子电池在大幅提升能量密度的同时,在多点针刺测试、加热测试中体现出更优异的安全性能;在续航方面,高比能电芯满足长里程需求,在极低温寒冷条件下仍保持强劲动力。公司持续推进固态锂电池的研发、生产和商业化应用,积极布局和开发高能量密度、高功率的飞行动力电芯与电源系统产品,以满足不同领域需求。另外,赣锋锂业也是行业内唯一一家拥有固态电池上下游一体化能力的企业。


图片来源:赣锋锂业2025年半年度报告


亿纬锂能


8月22日,亿纬锂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81.70亿元,同比增长30.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6.05亿元,同比减少24.90%,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及单项坏账计提影响,则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2.18亿元,同比增长3.78%。出货量方面,报告期内动力电池出货21.48GWh,同比增长58.58%;储能电池出货28.71GWh,同比增长37.02%。



据报告消息,亿纬锂能前瞻布局,推出了不同品系产品,适配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乘用车领域。公司已成功开发出Ah级硫化物基固态电池原型,百MWh的中试线预计在2025年投入运行。公司预计在2026年实现生产工艺突破,推出能量密度达到350Wh/kg和800Wh/L的全固态电池1.0;在2028年推出1000Wh/L以上的高比能全固态电池2.0产品。此外,公司锂金属电池系统完美适配低空无人飞行器极限需求,基于纳米硅基材料技术开发的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明显,同时通过创新智能浸没式液冷技术充分保障用户安全。


中伟股份


8月18日,中伟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16.23亿元,同比增长6.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33亿元,同比减少15.20%。



中伟股份在固态电池电解质材料领域,主要聚焦于氧化物和硫化物两大技术路线,并致力于通过前驱体-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等关键环节的协同研发,构建全流程的技术能力。氧化物路线:公司在该路线上积极开展固态电解质(如LATP等)及适配正极前驱体的研发。目前,自主研发的氧化物固态电解质(LATP)已进入小试阶段,粉体及浆料产品性能表现良好。硫化物路线:公司在该路线上主要着眼于低成本硫化物电解质及其关键原料的技术开发。


公司以研发创新与持续技术升级为双引擎,构建覆盖镍系、钴系、磷系及钠系材料的多元研发体系,其中在镍系材料体系,通过结构/比例/掺杂/结晶性多维度DOE实验,建立前驱体-正极材料-固态电池的构效关系认知,开发适配固态电池的定制化前驱体产品。另外,公司持续与头部电池企业合作,开发用于固态电池的高镍前驱体,目前已进入大规模试点阶段。


南都电源


8月15日,南都电源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约39.23亿元,同比减少31.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2.23亿元,同比减少225.48%。



报告期内,南都电源紧跟储能行业发展大趋势,开展783Ah、587Ah单体超大容量铁锂储能电芯开发以及新一代液冷储能 系统开发;完成搭载314Ah半固态电芯的长电箱5MWh液冷储能系统开发并量产应用。2025年上半年,公司发布交直流一体20尺6.25MWh储能系统及可搭载自研超大容量固态电池的标准20尺8.338MWh储能系统Center L Max。


固态电池技术方面,开发柔性两相氧化物固态电解质,攻克氧化物硬脆开裂难题;开发多层异质固态电解质和原位成膜技术,实现快导锂、高强度和低界面阻抗,改善界面接触和稳定性。20Ah、30Ah全固态电池使用超高镍三元正极与限域生长硅碳负极体系,能量密度可达350Wh/kg,成功通过挤压、短路等多项安全性测试,确保电池不起火、不爆炸,具备宽 温域工作能力,覆盖极端工况需求,完全充放电500次,容量保持率达92%以上;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通过“氧化物固液混合技术”和“高熔点聚合物隔膜”两项关键创新,实现安全与性能的重大跃升,已实现量产;60Ah半固态民用锂电池容量提升5%,续航里程提升5%,电池循环100周容量无衰减,骑行半年续航里程无缩水。


另外,南都电源中标粤港澳大湾区2.8GWh半固态独立储能项目,这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半固态电池储能项目,项目将全部采用南都自主研发的314Ah半固态储能电池。


贝特瑞


8月28日,贝特瑞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78.38亿元,同比增加11.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4.79亿元,同比减少2.88%。



贝特瑞积极布局,通过研发模式升级、技术路线重构以及全球化部署等策略,以固态电池核心材料为切入点,迎接新时代和新机遇的挑战。


报告期内,在全固态电池材料领域,贝特瑞开发了行业内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具有多孔复合骨架结构,具备低体积膨胀、长循环寿命等优势,已获客户技术认可;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产品粒度达到500nm以下,其离子导率及所制备电芯的循环性能达到客户应用需求。在半固态电池材料领域,氧化物电解质产品应用于隔膜涂覆、集流体涂覆,获得动力、3C等领域新客户技术认可和批量供应,获得百吨级订单,匹配电芯装机量超过1GWh,实现固态电池产业化又一里程碑;聚合物电解质与两家客户达成战略合作,获得吨级订单。此外,公司新开发的CVD 硅碳用多孔碳正式进入中试阶段。


另外,报告期内,贝特瑞正式发布固态电池材料整体解决方案,推出“贝安FLEX系列”半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及“贝安GUARD系列”全固态电池核心材料,包含高镍三元正极、硅基负极、固态电解质,以及锂碳复合负极,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为下一代电池贴上“高比能+高安全”的技术标签。


小结


固态电池作为极具潜力的新一代电池技术,正逐渐成为行业焦点,无论是上汽集团等车企,还是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南都电源等电池企业,上海洗霸、中伟股份、贝特瑞等原材料企业,亦或者是隔膜材料企业恩捷股份,都在积极布局固态电池,力求在这场技术变革浪潮中抢占先机,谁能率先突破技术瓶颈、实现规模化生产,谁就将在这场能源革命中占据主导地位。


信息来源:各企业2025年半年度报告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