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稀有金属储量急剧减少,过度开采和出口恶性竞争使得中国的稀有金属在国际市场中处于被“贱卖”的境地。近日,我国正式停止了向国际社会的稀有金属出口。针对我国稀有金属开发利用的现状,国土资源部对外正式发布《2009年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的通知》,该通知宣布:2010年6月30日前,暂停受理钨矿、锑矿和稀土矿勘查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申请。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华告诉《北京科技报》,稀有金属是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分布稀散的金属。由于这些金属具有独特的性能和作用,是各国高科技工业和军事工业中所必需的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将稀有金属作为战略物资大量储备。例如,美国的稀土储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却封存了其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对本国的稀有金属采取了限制或者停止开发的措施。他们从中国进口稀有金属,而把自己国内的稀有金属作为战略物资进行储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稀有金属乱采乱挖的情况非常严重,几个主要的产钨大省如湖南、江西、河南概莫能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钨业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他曾亲眼目睹了许多矿区的地面被挖得千疮百孔,如同草原上满是老鼠洞一样。
这位钨业专家称,国家花了很大的力气,对此进行整顿和控制,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确确实实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稀有金属乱采乱挖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由于利益驱动,乱采乱挖现象始终存在。除此之外,稀有金属还存在走私现象,虽然具体的渠道和走私者大家都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部分的稀有金属是被走私到了国外,严重冲击了市场,令国家蒙受巨大损失。”
张华说,我国生产稀有金属的企业虽然多,但是生产规模都不大,有的技术水平还很低,生产的都是一些附加值低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初级品,大多都直接卖给国外客户,而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却是经过深加工的产品。
中国稀有金属的储量、产量、销售量都是靠前或者是居第一位的,但是,中国在定价方面却没有话语权。从1999年到2005年的六年时间,国内稀有金属企业增加了很多,卖出的价格却只是原来的六成。中国稀土、铟、钨等出口量激增的同时,其价格却下降了30%、甚至40%以上。例如,2005年出口的稀土价格,仅相当于1990年的64%,中国稀土企业从中获得的利润仅在1%~5%之间。再看贵金属铟,虽然80%都出自中国,但其国际价格仅在每公斤1000美元上下,与3000~5000美元的合理价位相距甚远。
“目前,稀有金属的定价权并不在中国,而是在国外。他们进口我国的稀有金属资源,生产中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获利很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厂家太多,有数千家企业都等着卖资源给国外,很难控制,形成不了一股合力一致对外。”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钨业专家说,以钨为例,根据WTO协议,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准入制度,由国有经营企业来负责出口,大概有十几家企业有出口经营资格,一二十家企业则有供货资格,加起来也就二三十家。但是实际上可能有上千家企业钻空子来做生意,甚至为数不少的小作坊式企业也涉足其中。这样一来,市场秩序就被搅得十分混乱,国外的企业借机压价,赚我们的钱。国家制定了很好的政策,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无法得到贯彻,局面就很难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出口资源这方面经验还很少,交了很多昂贵的学费。而在西方,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相关领域会形成少数几个航空母舰式的企业来控制资源的出口经营,比如说澳大利亚的力拓必拓等。他们在价格上的发言权很大,谈起生意来是重炮出击,不像我们是多头经营,如同海面上一群鱼雷艇。等到了正面交锋时,我们总是吃亏。”这位钨业专家说。
如果现在仍然持续无序地开采和不加限制地出口,必将影响中国稀有金属的储备。事实上,早在2000年12月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若干战略问题的报告》中就称,我国矿产资源供需总量失衡。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 年需要的只有一半左右,能保证2020 年需要的只有几种。但即使是这样,外国却在大量廉价采购中国的稀有金属原料。
据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介绍,日本企业担心在中国大量采购稀有金属原料会引起中方的警觉,他们就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乃至东南亚设厂,从中国转口,甚至大量收购广西、云南一带走私的稀有金属原料或半成品。也有一些日本企业以谈判投资矿山为诱饵,大量从矿山企业购买稀有金属原料。
周世俭说,近两年日本从我国采购的渠道和策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大量、公开、集中采购转为多批、少量、分散采购。还有一些通过中国香港、泰国等地进行转港贸易进口。其目的一是转移视线,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打压和操纵市场价格。
不愿透露姓名的钨业专家认为,要解决稀有金属储备下降、在国际市场遭到贱卖的问题,这需要国家和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出台政策,打击走私,保护资源;企业则要严格自律,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联合体。通过多方协作,才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如果仍然像现在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依然很难得到解决。”
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华告诉《北京科技报》,稀有金属是指在自然界中,含量较少、分布稀散的金属。由于这些金属具有独特的性能和作用,是各国高科技工业和军事工业中所必需的金属材料,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因为如此,世界上许多国家将稀有金属作为战略物资大量储备。例如,美国的稀土储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却封存了其最大的稀土矿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也对本国的稀有金属采取了限制或者停止开发的措施。他们从中国进口稀有金属,而把自己国内的稀有金属作为战略物资进行储备。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稀有金属乱采乱挖的情况非常严重,几个主要的产钨大省如湖南、江西、河南概莫能外。”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钨业专家告诉《北京科技报》,他曾亲眼目睹了许多矿区的地面被挖得千疮百孔,如同草原上满是老鼠洞一样。
这位钨业专家称,国家花了很大的力气,对此进行整顿和控制,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确确实实也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稀有金属乱采乱挖现象并没有从根本上遏制。“由于利益驱动,乱采乱挖现象始终存在。除此之外,稀有金属还存在走私现象,虽然具体的渠道和走私者大家都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有相当部分的稀有金属是被走私到了国外,严重冲击了市场,令国家蒙受巨大损失。”
张华说,我国生产稀有金属的企业虽然多,但是生产规模都不大,有的技术水平还很低,生产的都是一些附加值低的原材料、半成品和初级品,大多都直接卖给国外客户,而我国从国外进口的却是经过深加工的产品。
中国稀有金属的储量、产量、销售量都是靠前或者是居第一位的,但是,中国在定价方面却没有话语权。从1999年到2005年的六年时间,国内稀有金属企业增加了很多,卖出的价格却只是原来的六成。中国稀土、铟、钨等出口量激增的同时,其价格却下降了30%、甚至40%以上。例如,2005年出口的稀土价格,仅相当于1990年的64%,中国稀土企业从中获得的利润仅在1%~5%之间。再看贵金属铟,虽然80%都出自中国,但其国际价格仅在每公斤1000美元上下,与3000~5000美元的合理价位相距甚远。
“目前,稀有金属的定价权并不在中国,而是在国外。他们进口我国的稀有金属资源,生产中高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获利很大。而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们厂家太多,有数千家企业都等着卖资源给国外,很难控制,形成不了一股合力一致对外。”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钨业专家说,以钨为例,根据WTO协议,国家制定了明确的准入制度,由国有经营企业来负责出口,大概有十几家企业有出口经营资格,一二十家企业则有供货资格,加起来也就二三十家。但是实际上可能有上千家企业钻空子来做生意,甚至为数不少的小作坊式企业也涉足其中。这样一来,市场秩序就被搅得十分混乱,国外的企业借机压价,赚我们的钱。国家制定了很好的政策,但是在操作层面上无法得到贯彻,局面就很难控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出口资源这方面经验还很少,交了很多昂贵的学费。而在西方,他们在这方面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在相关领域会形成少数几个航空母舰式的企业来控制资源的出口经营,比如说澳大利亚的力拓必拓等。他们在价格上的发言权很大,谈起生意来是重炮出击,不像我们是多头经营,如同海面上一群鱼雷艇。等到了正面交锋时,我们总是吃亏。”这位钨业专家说。
如果现在仍然持续无序地开采和不加限制地出口,必将影响中国稀有金属的储备。事实上,早在2000年12月8日,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产资源若干战略问题的报告》中就称,我国矿产资源供需总量失衡。后备储量的增长速度赶不上消耗的速度,主要矿产的现有储量能保证2010 年需要的只有一半左右,能保证2020 年需要的只有几种。但即使是这样,外国却在大量廉价采购中国的稀有金属原料。
据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介绍,日本企业担心在中国大量采购稀有金属原料会引起中方的警觉,他们就在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乃至东南亚设厂,从中国转口,甚至大量收购广西、云南一带走私的稀有金属原料或半成品。也有一些日本企业以谈判投资矿山为诱饵,大量从矿山企业购买稀有金属原料。
周世俭说,近两年日本从我国采购的渠道和策略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大量、公开、集中采购转为多批、少量、分散采购。还有一些通过中国香港、泰国等地进行转港贸易进口。其目的一是转移视线,另一方面巧妙利用采购时间差,扭曲正常的供求关系,打压和操纵市场价格。
不愿透露姓名的钨业专家认为,要解决稀有金属储备下降、在国际市场遭到贱卖的问题,这需要国家和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国家出台政策,打击走私,保护资源;企业则要严格自律,从分散走向集中,形成真正有影响力的企业联合体。通过多方协作,才可以向好的方向转化,如果仍然像现在这样,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问题依然很难得到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