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季节,“第六届海峡两岸超微颗粒学术研讨会”于8月15~18日在内蒙古科技大学隆重召开。此次盛会云集了来自海峡两岸大学和研究院所的70余位著名科学家和学者。大家共聚一堂,就国际和国内前沿的超微颗粒学术领域热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学术讨论。
此次盛会由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承办,是由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戴遐明教授、艾德生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李保卫教授与张建旗教授共同倡导举办的。这次盛会以我国著名 纳米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张立德研究员为首,并特邀了台湾大同大学的林鸿明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方克明教授、国家纳料中心的陈春英教授、南京大学的钟伟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的胡淑芬教授和台北科技大学的苏程裕教授特别为大会作了大会专题报告。来自国家纳米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凤凰技术学院、台湾淡江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国内外知名教授还分别作了分会专题报告。
此次会议就超微颗粒学术领域的五个专业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包括:1、国际先进纳米器械的组装构建;2、新型能源纳米功能材料的发展;3、先进纳米材料工艺与研究;4、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检测;5、纳米材料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五个领域代表了国际与国内包括台湾地区在纳米材料领域发展和研究的最新动态,凝聚了国内外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与关键方向。
参加本次会议交流、直接与稀土有关的论文有:
1、LnxZr1-xO2-d(Ln=Pr,Tb)基新型三元催化剂(内蒙古科技大学 张胜旗);
2、水热法制备Eu+3离子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北京科技大学 赵斯琴);
3、添加稀土元素Gd对Mg-Y-Cu合金之玻璃形成能力与结晶化行为的影响(台湾海洋大学 材料工程研究所 徐麒钦、李丕耀、林鸿明)
4、大粒度氧化钇的合成(包头稀土研究院 马莹);
5、碳酸盐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铈的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 柳召刚);
6、纳米结构NdPO4的水热法合成:结构与形貌控制(北京科技大学 宝金荣);
7、共沉淀—水热法合成纳米PLZT陶瓷粉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朱孔军)。
会议期间还组织两岸代表参观了包头稀土研究院《神奇的稀土》展厅。
本次会议对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前沿学术交流、加强内蒙古自治区,特别是包头市对外科技合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盛会由中国颗粒学会超微颗粒专业委员会主办,内蒙古科技大学承办,是由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戴遐明教授、艾德生教授、内蒙古科技大学校长李保卫教授与张建旗教授共同倡导举办的。这次盛会以我国著名 纳米材料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张立德研究员为首,并特邀了台湾大同大学的林鸿明教授、北京科技大学的方克明教授、国家纳料中心的陈春英教授、南京大学的钟伟教授、台湾师范大学的胡淑芬教授和台北科技大学的苏程裕教授特别为大会作了大会专题报告。来自国家纳米中心、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南大学、台湾大学、台湾师范大学、台湾成功大学、台湾凤凰技术学院、台湾淡江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台湾明新科技大学等院校的国内外知名教授还分别作了分会专题报告。
此次会议就超微颗粒学术领域的五个专业方向进行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探讨,包括:1、国际先进纳米器械的组装构建;2、新型能源纳米功能材料的发展;3、先进纳米材料工艺与研究;4、纳米材料的表征与检测;5、纳米材料相关领域的研究。这五个领域代表了国际与国内包括台湾地区在纳米材料领域发展和研究的最新动态,凝聚了国内外纳米材料的研究热点与关键方向。
参加本次会议交流、直接与稀土有关的论文有:
1、LnxZr1-xO2-d(Ln=Pr,Tb)基新型三元催化剂(内蒙古科技大学 张胜旗);
2、水热法制备Eu+3离子掺杂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北京科技大学 赵斯琴);
3、添加稀土元素Gd对Mg-Y-Cu合金之玻璃形成能力与结晶化行为的影响(台湾海洋大学 材料工程研究所 徐麒钦、李丕耀、林鸿明)
4、大粒度氧化钇的合成(包头稀土研究院 马莹);
5、碳酸盐沉淀法制备超细氧化铈的研究(内蒙古科技大学 柳召刚);
6、纳米结构NdPO4的水热法合成:结构与形貌控制(北京科技大学 宝金荣);
7、共沉淀—水热法合成纳米PLZT陶瓷粉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朱孔军)。
会议期间还组织两岸代表参观了包头稀土研究院《神奇的稀土》展厅。
本次会议对促进海峡两岸科技前沿学术交流、加强内蒙古自治区,特别是包头市对外科技合作都将发挥重要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