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被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盯上的PEEK材料,到底有何过人之处?


来源:www.188betkr.com 月明

[导读]凭借卓越的综合性能,PEEK材料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脱颖而出

www.188betkr.com 讯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特斯拉每一次动作都牵动着行业神经。特斯拉Optimus-Gen2二代人形机器人在性能不打折扣的前提下,成功减重10公斤,行走速度还提升了30%。这一突破背后,离不开一种关键的轻量化材料——PEEK。这款被特斯拉“选中”的材料,究竟藏着哪些过人本领,能让人形机器人实现如此大的升级?

Optimus-Gen2 来源:特斯拉

要搞懂PEEK材料的价值,得先明白人形机器人为啥对“轻量化”这么执着。和电动汽车不同,人形机器人的电池得兼顾小体积和长续航,这一直是行业难题。而且,机器人要在紧密空间里和人协作,体重太大不仅灵活度差,还可能在互动中带来安全隐患。所以,在保证功能先进、运行稳定可靠的前提下减重,成了人形机器人进阶的关键,而PEEK材料,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利器”。

PEEK材料全称为聚醚醚酮,属于特种工程塑料,最早由英国帝国化学公司在1978年研发。它在工程塑料领域堪称金字塔尖的存在,性能全面且强悍,与普通金属相比毫不逊色,对比其他塑料材料也优势明显。

PEEK产品 来源:南京首塑

在与普通金属的性能较量中,PEEK材料凭借卓越特性,成为“以塑代钢”轻量化理念的核心践行者。其最突出的优势在于极高的比强度(强度与密度的比值),这一关键指标使其能在充分满足机器人构件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实现重量的大幅缩减。比如,PEEK的比强度约为铝合金的8倍,当用它替代机器人的肢体骨骼、轴承、齿轮等核心金属部件时,减重效果立竿见影,直接为机器人的灵活运转与能耗优化奠定基础。

PEEK与传统合金轻量化对比 来源:君华股份

再看它与其他塑料材料的对比,在特种工程塑料和普通工程塑料中,PEEK的性能堪称“全能选手”。刚性方面,它的拉伸模量达到4300MPa,远超聚四氟乙烯(1750MPa)、聚亚苯基砜(2450MPa)等多数特种工程塑料。通常,材料的刚性和韧性难以兼顾,刚性好的材料往往韧性差,但PEEK打破了这一惯例,它在刚性领先的同时,缺口冲击强度达到3.5KJ/mm?,韧性并未落到下风,展现出全面的机械性能,这对需要同时承受多种外力的机器人部件来说至关重要。


来源:《聚醚醚酮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张丽等),民生证券研究院

PEEK在耐热性方面表现同样出色,其热变形温度达160℃,经20%~30%玻璃纤维增强后,该温度可进一步提升到280~300℃;同时它具备优异的热稳定性,在空气中420℃环境下放置2小时失重仅2%,500℃时失重也仅为2.5%,且其长期使用温度可达200℃。

耐磨性也是PEEK的“拿手好戏”。它的摩擦系数仅为0.4左右,对于机器人的轴承、齿轮、滑轨等需要频繁滑动、摩擦的部件来说,低摩擦系数意味着更少的磨损,能大幅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减少维护成本。

此外,PEEK还具备出色的耐腐蚀性,在通常的化学药品中,能溶解或者破坏它的只有浓酸碱,它的耐腐蚀性与镍钢相近。

凭借这些优势,PEEK材料在人形机器人身上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从骨架结构到传动齿轮,再到滑轨和轴承,这些需要承受高机械应力与磨损的关键部件,都能靠PEEK保证强度和耐用性;而在传感器外壳、电线保护管等需要长期稳定运行的组件上,它的低吸水率和高介电强度也能发挥优势,确保机器人在各种复杂环境下稳定工作。

如今,人形机器人正朝着更通用、更智能的方向发展,对材料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而PEEK材料凭借全面且优异的性能,未来很可能在更多人形机器人产品中崭露头角,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参考来源:

张丽.聚醚醚酮市场分析及发展趋势

李英泽.CF/PEEK复合材料界面结构设计及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东吴证券《人形机器人轻量化:产业化前夕的进修课,应用为重——人形机器人深度研究系列九》

国海证券《新材料产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量产在即,新材料蓝海广阔——新材料产业框架之四》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月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