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188betkr.com 讯ICSG的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精炼铜市场将过剩大约17.8万吨,2026年则将短缺15万吨。
自然铜 山西地质博物馆/藏
一方面,铜在传统工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机械制造、建筑工业、交通运输、新能源等现代工业的关键领域。尤其在最新科技热点人形机器人中的无框力矩电机、人工智能AI算力中高速连接线缆、低空经济无人机连接器中,铜也是关键材料,需求与日俱增。
据自然资源部消息,近日国际铜价创16个月来新高,必和必拓公司预测到2050年,全球铜需求量每年至少增长100万吨,从目前的3300万吨增至5000万吨。
另一方面,与铜金属消费量不断增长相矛盾的是铜供给不足。铜矿资源在全球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集中性。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2023年数据显示,全球铜资源储量达到10亿t,其中智利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铜储量,约为1.9亿t,澳大利亚铜储量约为9700万t,秘鲁铜储量约为8100万t,这3个国家的铜矿资源储量合计占全球的53%。
全球主要国家近10年来(2013—2023年)铜储量占比图
从生产格局观察,智利与秘鲁持续主导全球供应,两国合计贡献了全球36%的铜矿产量,前十大生产国更是集中了80.8%的全球总产量,显示出铜矿生产的高度地域集中性。
而根据ICGS统计,近年来全球铜矿产量增长缓慢,过去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仅为1.7%,显示出供应扩张的局限性。ICSG预测,2025年精炼铜产量预计增速为3.4%,2026年增速下降至0.9%。
此外,除Grasberg铜矿停产事件外,2025年,全球还出现了多起大型铜矿供给扰动事件。例如,5月,艾芬豪矿业公司旗下的Kamoa-Kakula铜矿因地震导致采矿作业中断;7月,嘉能可公司旗下的ElTeniente矿区也因地震暂停了地下作业。当前,全球铜矿供应展现出显著的刚性特征以及脆弱性,市场对铜矿供应短缺的担忧日益加剧。
作为全球最大的铜消费国,铜矿自给率进一步下跌。
近年来,我国铜产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铜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2024年精炼铜、铜加工材产量世界第一,分别约为1364万吨、2350万吨,有力支撑了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中国精炼铜下游消费结构
而根据《2023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的统计显示。中国目前的铜矿储量接近0.41亿t,全球占比4.1%,资源相对贫乏,静态保障年限不足20年。据悉,目前中国铜精矿外采率超过80%。
2014—2024年中国铜冶炼原料结构
在全球化背景下,铜资源的供需变化对宏观经济产生深远影响,尤其是在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铜资源的供需矛盾可能进一步放大宏观经济波动风险。美联储启动降息,叠加Grasberg矿区停产扰动,铜价在金融和商品属性的共振下也创下年内新高。如何提高资源自给能力,构建有韧性的铜产业链供应链,是不断推进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的关键。
参考资料:
蒋炜等.全球铜资源分布与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李洪羽.铜矿资源简要分析及新技术应用浅谈
刘若曦等.2024年中国铜工业供需形势分析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黑金)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