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智能制造:AI赋能产业升级


来源:www.188betkr.com 青黎

[导读]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的新型中药智能制造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www.188betkr.com 讯中药固体制剂作为中医药产业的重要分支,其生产过程的现代化、智能化水平直接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智能制造作为现代工业发展的核心技术,为中药固体制剂的生产提供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与人工智能(AI)相结合的新型中药智能制造业成为新的发展方向。


AI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在药物研发领域中,AI不仅可应用于生物药(如抗体药物),也可应用于小分子化学药物,还可应用于中药,如中药饮片识别、古方挖掘、中药研发、中药新药质量评价、中药生产制造、中药临床质控等。


传统的中药材鉴别方法耗时耗力,主要依靠经验鉴别,多以个人感官、感受为主,导致市面上中药饮片掺假、以次充好的现象频频出现。目前图像处理、计算机数据挖掘等技术被逐步运用于中药饮片鉴定中。基于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在中药饮片图像处理的应用,是将“辨状论质”传统鉴定方法与AI技术的有机整合,促进了中药饮片鉴定的信息化和系统化。


千百年来,许多中药古方一直沿用至今。中药理论讲究“君臣佐使”,其协同配伍关系对古方疗效的影响很大,因此,研究药物组合规律具有重要意义。数据挖掘技术是数据库领域以及AI领域研究的热点,其应用是基于算法,从大量数据中搜寻出隐藏信息,若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中药古方药物组合规律,能大大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


中药的复杂性、多样性、研发周期长等问题,导致新药研发具有较大的风险和难度。AI有望在中药研发领域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覆盖到中药设计与发现的各个环节,AI的赋能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药物研发的周期和成本,更好地助力国内中药创新研发。


AI在中药新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首先,AI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大量的中药材样本进行快速、准确的特征提取和分类,从而对新药的质量进行初步评估。其次,AI可以通过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中药材的微观结构和成分进行高精度分析,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质量特征。此外,AI还可以结合传统的药理实验数据,对新药的疗效进行预测和评估,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有力支持。


AI在中药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围绕中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利用AI的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模式识别、智能代理、智能决策、智能检索等技术,应用到中药生产的各个环节。通过智能检索技术快速地分析使用者所提供的自然语言,并且对于所需信息形成检索策略进行广泛采集;通过AI技术使信息平台逐渐由封闭走向开放,打破信息流通不畅的格局,促使中药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其信息监管平台的构建,可在研究过程中增强信息透明度,贯通于整个中药生产链。例如,可应用信息收集装置检测中药生产各个关键过程,并将检测到的信息按一定规律转化为电信号或其他形式的信息进行输出,从而满足生产信息的传输、处理、显示、存储、记录、控制等要求。


AI技术在中药废弃物处理与再利用中也有广泛应用,不仅能提升中药废弃物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还能促进中药废弃物的高值化利用。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在中药废弃物的分类、处理和再利用方面,AI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经历了从传统手工制造到机械化生产,再到近年来的智能制造转型。在此过程中,AI的应用为中药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技术进步,尤其在药物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聚焦“从粉体技术、论中药工艺”为主题,10月29-31日,www.188betkr.com 将于2025IPIE上海高端粉体装备与科学仪器展览会期间,同期举办“2025第二届药用粉体技术暨中药粉体加工及分析检测技术研讨会”,届时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杜若飞将为大家带来《中药智能制造:AI赋能产业升级报告》的主题报告。报告主讲人将探讨中药智能制造的背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重点分析人工智能(AI)在中药产业中的应用。发展至今,AI技术在中药生产、工艺优化、质量控制和数据分析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跨学科融合与AI赋能将成为中药智能制造的未来发展方向。



报告人介绍


杜若飞,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中国颗粒学会青年理事;中国中药协会中药新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颗粒学会生物颗粒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制剂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药制剂关键技术及其基础理论研究、中药制剂生产过程控制与人工智能研究、中药新剂型研究等。承担、参与包括“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十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0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5项;接受企业委托主持研发新药品种、完成工艺变更研究近30项;曾获2020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20上海中医药科技奖(著作类)三等奖;参编专著《Exploring Computational Pharmaceutics–AIand Modeling in Pharma 4.0》等。


资料来源:

1、母慧娟,王一川.人工智能在中药新药质量评价中的应用与思考

2、杨青,黄壮壮等.人工智能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3、王子千,李远辉等.中药固体制剂大品种智能制造过程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分析

4、王莹,肖莉等.中药智能制造的发展与展望

5、朱浩,郭盛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中药资源全产业链中的应用实践与探索


(www.188betkr.com 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 0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909814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www.188betkr.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www.188betkr.com "。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